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矿业工程   5篇
冶金工业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内外(半)自磨工艺设计及设备配置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半)自磨工艺的发展过程,讨论了目前常见的几种(半)自磨工艺流程在粉磨工艺中的优越性及其适应范围;还讨论了(半)自磨厂设备的典型配置。  相似文献   
2.
铜冶炼炉渣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冶炼渣具有硬度大、密度大、夹杂冰铜块的特点,综合回收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为回收炉渣中铜、铁资源,主流选矿工艺为半自磨+球磨+浮选+磁选,可获得合格的铜精矿和多种用途的铁精矿产品。其指标的高低与炉渣冷却方式、碎磨方式、选矿工艺等密切相关,我国尾渣品位已经降至0.35%以下,比国外尾渣品位降低0.05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3.
冶金矿山模块化建设中,磨矿车间是选矿厂投资和安装费用最高的一部分,本文从工艺流程设计入手,分析和介绍了选矿厂的主要工艺设备、建构筑物的组成,论述了磨矿车间的模块划分原则和划分的主要模块,并对球磨机模块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4.
碎磨工艺是后续选冶工艺的准备过程或准备作业,必须满足选冶工艺对矿石处理的粒度要求,使矿物充分地单体解离才能获得高质量的选冶产品和高指标。碎磨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到选矿指标和生产成本,是选矿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选矿厂碎磨工艺流程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碎磨流程试验研究重视程度不足、建设投资和生产能耗高;噪音和粉尘大污染环境等。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碎磨工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满足选别对产品粒度更严格的要求,适应节能、环境、操作更苛刻的条件,并对未来碎磨工艺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某铜冶炼水淬渣中铜、铁为主要的有价元素,含铜0.70%、含铁39.84%。铜矿物主要为单质铜、氧化铜矿和硫化铜,铁以硅酸铁形式存在。铜矿物与主要脉石矿物橄榄石等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极细微,属于极难选二次铜资源。为了回收该水淬渣中的铜,对选铜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能获得品位为13.24%,回收率为33.77%的铜精矿,尾矿含铜品位为0.48%,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永平铜矿选矿厂碎矿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全碎矿设备的具体条件,提出了三个技术改造方案。论述了碎矿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和改造后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城门山铜矿是目前国内建设条件最好的一个待建大型铜硫矿山,由于矿石性质复杂,提高选矿技术指标一直是选矿同仁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有关选矿试验资料,提出了适合处理该矿的工艺流程和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8.
云冶水淬铜渣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铜和铁,其中含铜0.72%、含铁39.84%,伴生金银。铜矿物主要以单质铜、辉铜矿和赤铜矿形式存在,铁矿物主要以硅酸铁形式存在。铜矿物与铁橄榄石等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极细,属于极难回收的二次资源。为了回收该水淬铜渣中的微细粒级铜和金银等贵金属,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混合中矿再磨再选的工艺流程,混合中矿再磨再选过程中加入硫酸铜活化使得混合铜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均有明显改善,最终获得含铜20.27%、含金2.59 g/t、含银230.37 g/t,铜、金、银回收率分别为30.98%、35.61%和34.34%的混合铜精矿。  相似文献   
9.
铜冶炼渣中的铁主要以铁橄榄石、硅酸铁的形式存在,铁品位含量高,嵌布粒度极细,综合利用难度大.采用磁选粗选、再磨、磁选精选、反浮选等工艺进行了从铜渣选铜尾矿中回收铁精矿和选煤重介质选矿试验,可获得产率为10.24%、铁品位为51.56%的合格铁精矿和产率为17.66%、铁品位为53.38%、密度为4.35 g/cm3选煤重介质.该工艺是铜冶炼渣中铁综合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铜炉渣量日益增加,渣选矿技术成为充分利用铜炉渣中宝贵的铜铁资源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铜炉渣的性质、成分,并较系统地归纳了国内铜炉渣选矿工艺和设备技术现状,提出了未来铜炉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