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超分辨率重建就是通过相应的算法,重建图像截止频率之外的细节信息,重构出一幅清晰的高分辨率图像。首先介绍了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非均匀内差法,迭代反投影法(IBP),凸集投影法(POCS),说明了各算法的概念和应用,并着重介绍了基于最大后验概率(MAP)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给出了MAP超分辨率复原算法处理实际太赫兹图像的结果。实验表明,超分辨率图像重建具有重建效果好、抗噪声性能强的优点,有效地重建了高分辨率太赫兹图像,在太赫兹成像领域具有良好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的法规、标准和研究的对象基本上都是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DI&C)系统,对核安全级DI&C系统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缺乏足够的指导。本文对比了DI&C系统和DI&C系统平台,然后根据DI&C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的研究现状,建立了适用于DI&C系统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体系,并说明了DI&C系统平台应用于以确定对象为目标的DI&C系统的限制条件。本文为核安全级DI&C系统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介绍多样性保护系统之一的用于预期瞬态不停堆(ATWT)缓解系统,并分析ATWT缓解系统的多样性与独立性,同时结合相关法规对ATWT的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种可瓷化的柔性隔热板,其特点是常温下为橡胶形态,非气孔性隔热材料,不影响被保护物质的运行导热功能,兼具柔韧性和抗压变性能;高温状态下陶瓷化并形成均匀的层状气孔,迅速起到隔热隔火作用;加工性能优异,适用于挤出、模压等工艺。研究了白炭黑用量及自制隔热粉对隔热板的力学性能及隔热性能的影响,并对其配方进行优化。通过热重分析及多路温度分析仪发现,加入自制隔热粉后,试样烧蚀残留率为77.9%,烧蚀残留率明显提高,同时隔热板上下表面温差可达130℃,可满足新能源电池在高、低温环境下热传导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由于软件技术在核电站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安全性显得越发重要;而对提高软件安全性的分析验证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核电仪控软件的应用。本文将对核电站仪控系统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中的若干提高软件安全性的验证技术与方法进行阐述,包括:可追踪性分析、危险分析、安全性测试等。  相似文献   
6.
7.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国产化对于我国的核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其中对于模拟量采集模块的技术要求,自行研制出了一款采集精度达到万分之二AI模块,对于输入阻抗、元器件温度漂移、隔离等影响采集精度和稳定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原理性分析,阐述了模块的设计思路。长期运行试验结果显示模块的精度、温漂、共模和差模抑制比均达到设计要求.目前该模块已应用于核电厂现场。  相似文献   
8.
系统辨识是得到系统模型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现代控制工程中,利用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对系统进行相关辨识,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文以大亚湾核电站SIP系统的一些动态模块为例,通过数据采集卡及LabVIEW开发环境实现对动态模块的信号注入、信号采集、数据处理等功能,利用LabVIEW的系统辨识工具包可以快速方便的完成系统辨识功能。  相似文献   
9.
将虚拟仪器的概念引入大亚湾核电站的SIP系统的仿真,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参与其系统设计有助于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费用和提高设计质量,基于这些优点利用LabVIEW进行了SIP系统的虚拟仿真设计,目前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主要以SIP系统的RCP10通道为例进行详细地仿真设计介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DI&C-ISG-04标准和ACPR1000核电机组对优先级管理系统(CIS)的功能要求,参考CPR1000核电机组CIS方案中的经验反馈,分析CIS设计中的诸多难点,提出了一套基于和睦系统(FirmSys)的ACPR1000核电机组保护系统CIS方案。相比CPR1000核电机组,ACPR1000核电机组的CIS方案采用了多种设计手段进行优化,如自主化和国产化设计、更优的防软件共因故障设计、更可靠的在线定期试验设计、模块化及多接口设计、就地功能设计。该设计方案已成功应用于ACPR1000核电机组,运转良好。因此本研究提出的CIS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