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CARMA模型建模在液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灿军 《计算机仿真》2008,25(1):77-79,148
通过选择比例阀的输出作为系统输入,水柱的液位值作为系统输出.对液位控制系统进行CARMA建模研究.在获得系统的AD/DA输入输出采样数据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寻找一个具有较小AIC值的模型的准则来决定模型的阶次,然后取实际值与计算值之累次误差的平方和达到最小时的模型参数值作为CARMA模型的参数,从而实现了液位控制系统的CAR-MA模型的辨识,且经证明模型参数值唯一.模型的预测输出和实际输出的比较结果证实了CARMA建模在液位控制系统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用多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器对复杂的非线性液位系统进行仿真控制。通过在覆盖工况的若干个平衡点采用最小二乘法离线辨识建立多个线性模型,形成非线性系统的多模型表示,然后对各个子模型分别设计子控制器,采用基于相对残差的方法来实现控制增量的加权以获取控制增量。通过对单容液位系统的仿真,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陈本锋  李灿军 《机械》2016,(9):60-63
五轴加工中心在加工存在侧向轴颈的复杂零件时,刀具和零件的过切干涉和碰撞干涉经常发生,影响了加工质量。要充分发挥五轴数控加工的优势,必须设法解决这一难题。以往的经验是从编程和算法方面进行优化,该方法路径复杂、效率不高、精度较低、普适性较差。而采用新设计的角度头固定装置加工类似零件,经实证可以从结构上避免轴颈侧铣加工时产生的干涉现象,提高夹具的定位精度。该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满足功能需要,给企业实际加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李灿军 《中国电力教育》2013,(19):115-116,120
在分析传统"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的基础上,引入任务驱动法对本课程进行课程内容的任务驱动重构,并进行具体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最后指出了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Delphi程序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带领学生在四周实践内开发出完整的小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地掌握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的知识,展示案例教学在计算机教学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教育推崇"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情况下,传统学生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在多元智能理论支持下,从评价主体、评价重心、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赏识评价和发展评价等方面探索学生评价,指出学生评价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具体针对"SQL Server数据库"课程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比例阀的输出为系统输入,液位值为系统输出,对液位控制系统进行CARMA建模研究.选用AIC准则作为系统模型阶次的选择原则,以最小二乘法来辨识模型参数,辨识了系统的CARMA模型.模型的预测输出和实际输出的比较结果证实了CARMA建模在液位控制系统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李灿军  周臻  谢钦 《工程力学》2018,35(4):115-123
在梁柱节点中引入NAO(非石棉)摩擦耗能器和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杆,形成摩擦耗能型SMA杆自复位梁柱节点(NAO-SMA-SC),可有效解决传统梁柱节点震后残余变形较大和耗能较低的问题。该文分析了其构造和工作机理,针对节点中SMA杆大应变需求,基于Lagoudas模型提出SMA杆的应变强化段改进本构模型,并将其嵌入到有限元软件OpenSees;建立了NAO-SMA-SC节点的杆系分析模型,考察了循环加载机制下SMA杆、NAO摩擦耗能器、间隙单元随节点转动时的受力行为;系统分析了耗能器摩擦力Ff、SMA杆直径D、SMA杆预应变P等关键参数对NAO-SMA-SC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节点中引入摩擦耗能器,能明显地提高节点抗弯能力和耗能能力,但同时会增大节点残余变形;随着SMA杆直径的增大,节点抗弯能力和自复位性能均显著提高;SMA杆预应变的施加能有效降低节点的残余变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