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华能青岛热电新建小区供暖管网的工艺流程和实际需要,以Opto 22为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基于DCS的换热站管网监控系统。该系统以新建小区换热站为实际监控对象,可以实现对换热站供暖管网各监控测点的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实现对流量、温度和压力的数据显示,人机界面操作和对整个工艺流程的控制管理。系统采用经典的DCS设计方法,实现集中监控、分散控制。相比于其他PLC监控平台,系统具有目标用户针对性强,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情况下具有操作简单易学易用的特点,设计内容完全符合华能青岛热电新建小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连进 《电子科技》2013,26(8):155-156,159
提出了利用Java平台和基于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开发的公交车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发展公共交通,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城市交通管理,为提高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残余盆地特征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残余盆地是和原生盆地相对立的概念,多年来,人们虽然趋向于认为残余盆地是经过后期强烈改造的盆地,但还是很少将此类盆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类型展开专门的研究。从残余盆地在全球的分布以及其成因机制入手,较详尽的描述了残余盆地的形态、展布、识别准则等特征,提出应该抓住残余盆地具有遭受多期改造、多次成藏、油气藏类型复杂等特征,采用动静结合的研究技术,揭示其石油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东海陆架盆地是发育于华夏板块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其下地壳性质与浙闽隆起区一致。盆地前第三纪主要发育侏罗—白垩系沉积,沉积岩主要分布于南部的台北坳陷内。中生代构造演化可分为早中生代坳陷盆地发育和晚中生代断陷盆地发育两个阶段,为下坳上断形式的中生代陆相复合盆地。盆地中生界具有形成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条件,其中中下侏罗统暗色泥岩及煤层为主要生烃岩系;上白垩统砂岩具较好的储集性能,储集空间以孔隙—裂缝型为主。  相似文献   
5.
王连进 《电子世界》2013,(7):158-159
理财系统在强调管理,强调信息,强调经济效益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及,越来越重要。而理财一直运用于企业单位,是体现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市场力和凝聚力的方面,可以说,没有一个符合企业状况的理财系统,这样的企业就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在,收支管理不再仅仅是企业所要具备的,小到一个家庭,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家庭财务收支管理势在必行。本论文采用java作为开发工具以SQL SERVER2008建立后台数据库设计了小型的家庭财务收支管理系统系统。本论文主要实现了用户登录、用户管理、日常财务管理、信息查询、数据统计管理等功能模块可以满足家庭内部对家庭理财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位于中国东部近海海域的南黄海盆地属于特征比较典型的中生代残余盆地。该盆地属于“断陷-坳陷”的复合型盆地,其构造演化以晋宁事件和印支-燕山事件为界,可划分为前扬子板块、稳定地台以及西太平洋活动陆缘三个演化阶段。章从盆地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入手,主要阐述了盆地中生代的构造演化以有沉积地层特征,认为南黄海盆地在白垩纪沉积时期,古气候由干旱逐渐变潮湿,特别是在晚白垩世泰州组沉积时期,气候变潮湿,有利于湖泊和烃源岩的发育。中生代地层内褶皱和逆推覆构造发育普遍,沉积中心在这一时期可能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7.
油气成藏动力学中的流体动力场   总被引:32,自引:10,他引:22  
温度场、压力场、能量场和应力场是流体动力场研究的主要内容。现今温度场一般根据钻井实测地温及大地热流测试确定,古地温场主要依据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压力场的研究方法颇多,主要有声波测井、实测地层压力和地震层速度方法,前两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已钻探区,后者则重点应用于非钻探区。在进行能量场分析时,应注重在三维烃源岩体和流体输导体系发育的格架下,恢复古流体势。通常情况下,应力值较大的地域,其流体压力值也较高,对某一具体地区而言,首先应划分单井纵向压实-压力带,然后划分压力系统,最后进行正演模拟,探讨压力形成机制。地下流体动力场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彼此耦合的关系,因此,须用整体的观点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
依据岩心、化验分析及测井等资料,详细分析了渤海湾地区秦皇岛32-6 油田高弯度曲流河、低弯度曲流河和辫状河等3 种河流沉积体系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通过对沉积基准面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了3 种河流类型在纵向上的交互沉积模式。不同河流沉积体系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砂体结构特征不同,从而表现出了不同的储集性能和含油气丰度。曲流点坝微相含油丰度最高,其他依次为辫状河道、决口扇、低弯度曲流河道和高弯度曲流河废弃河道微相。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的滚动勘探提供目标地区和层位。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薄壁圆管结构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结构仿生原理,主要对仿荷薄壁管在轴向冲击下的耐撞性进行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薄壁管做碰撞仿真,以比吸能和峰值力为评价指标,结合不同薄壁管在碰撞时发生的变形模式,分析3组仿荷薄壁管的轴向吸能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仿荷薄壁管较普通圆管有更好的吸能特性;在比吸能指标方面,3组结构同一系列的仿荷薄壁管比吸能为:B组C组A组,B组结构的比吸能提升最高,比A组平均提升20%;在峰值力指标方面,同一系列的B组仿荷薄壁管较A组仿荷薄壁管的峰值力也有所提升,C组仿荷薄壁管的峰值力受胞数增加的影响最大,当胞数增加到7以上时,C组峰值力大于B组,在不影响吸能的情况下,减小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峰值力,可以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说明B组仿荷薄壁管是一种更合理的吸能结构。该研究在汽车数值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南黄海盆地前第三系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黄海盆地前第三系是中国近海潜在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文章主要采用地质类比方法,从常规的石油地质综合分析入手,通过对南黄海盆地前第三系石油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结合已有勘探成果,分析认为南黄海盆地前第三系发育多套有油气潜力的生储盖组合,具备形成大型油气藏的石油地质条件;该盆地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其中遭受构造运动破坏比较弱的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和勿南沙隆起是潜在的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