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对高分化肝细胞癌和肝异型增生结节(DN)的诊断能力。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期行超声造影和增强MRI检查并获病理学证实的39例患者的39个高分化肝细胞癌病灶和7例患者的8个DN病灶,分析其超声造影和增强MRI表现特征。采用χ2检验,计算Kappa值,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一致性;绘制不同检查方法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 结果2种诊断方法中,69.2%(27/39)的高分化肝细胞癌的动脉期表现一致(Kappa=0.482),53.8%(21/39)的高分化肝细胞癌的延迟期表现一致(Kappa=0.168)。DN病灶在超声造影的主要表现呈“等增强-等增强”模式(87.5%,7/8),增强MRI主要表现为“高信号-低信号”模式(62.5%,5/8),所有DN病灶在超声造影延迟期均未出现廓清。超声造影、增强MRI、超声造影联合增强MRI(同时满足或只满足一种)4种检查方法中,超声造影联合增强MRI(只满足一种)诊断高分化肝细胞癌的敏感度(66.7%)和准确性(61.7%)最高,而超声造影诊断高分化肝细胞癌的特异度(100%)和ROC曲线下面积(0.658,95%CI:0.482~0.834)最高。 结论超声造影联合增强MRI有助于高分化肝细胞癌和肝DN的鉴别诊断,而超声造影具有更高的诊断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钆塞酸二钠增强MR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mapping)对肝纤维化的分级诊断价值,并进一步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进行对比。 方法建立SD大鼠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模型,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24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组大鼠分为4个亚组,每组6只,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植物油溶液,4个亚组分别注射2、4、6、8周;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橄榄油。对所有大鼠进行钆塞酸二钠增强T1-mapping及DWI成像,测定肝胆特异期(HBP)T1弛豫时间、增强前后T1弛豫时间下降率(Δ%)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并进行肝纤维化病理分级诊断。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T1弛豫时间及ADC值与纤维化分级间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Δ%-T1弛豫时间)或Kruskal-Wallis检验(HBP-T1弛豫时间及ADC值)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级组间参数差异,进一步采用ROC曲线评估T1弛豫时间及ADC值对轻度-重度肝纤维化、非肝硬化-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结果本研究纳入F0~F4级大鼠各6,5,7,5,7只。不同纤维化等级间HBP-T1、Δ%-T1弛豫时间及ADC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21,P<0.001;F=19.37,P<0.001;χ2=18.50,P=0.001)。HBP-T1弛豫时间与纤维化分级呈强正相关性(r=0.927,P<0.001),Δ%-T1弛豫时间及ADC值与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r=-0.892,P<0.001及r=-0.778,P<0.001)。HBP-T1弛豫时间及Δ%-T1弛豫时间判断轻重度纤维化比ADC具有更大的曲线下面积(0.949 vs 0.944 vs 0.8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3、1.495,P=0.135、0.732);HBP-T1弛豫时间及Δ%-T1弛豫时间在肝硬化判断上较ADC亦具有更大的曲线下面积(0.988 vs 0.957 vs 0.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02,P=0.028;Z=2.004,P=0.045)。 结论钆塞酸二钠增强T1-mapping成像能较好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优于传统DWI成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