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9篇
建筑科学   8篇
轻工业   8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卡那霉素抗性鉴定,对甘蓝型油菜westar转基因后代T2代株系进行了研究.结合PCR检测及序列比对验证,对拟南芥CRY1基因C末端导入甘蓝型油菜后的遗传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利用GUS染色和花色素苷积累量的比较,对CRY1基因C末端在转基因油菜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化的外源目的基因多数以嵌合形式,少数以单拷贝和嵌合的混合形式整合到转基因油菜的基因组中;目的基因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株系间遗传传递率为62.5%;T2代的遗传行为少数呈现孟德尔遗传,多数呈现非孟德尔遗传现象;拟南芥CRY1基因能在转基因油菜中表达,但也出现了沉默现象.  相似文献   
2.
拟南芥原卟啉原氧化酶三维结构理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porphyrinogenoxidase,protox)(EC1334)是植物体内正常生物生理过程中的独特酶,其主要作用是有序地将其底物原卟啉原Ⅸ(protoporphyrinogenⅨ,protogenⅨ)氧化成原卟啉Ⅸ(protoporphyrinⅨ,protoⅨ),后者将进一步参与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当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原卟啉原氧化酶缺乏时,将引起原卟啉原Ⅸ过量积累及自动失控性氧化,而引起原卟啉Ⅸ的过量积累。原卟啉是一种光敏剂(photosensitizer…  相似文献   
3.
通过体视显微镜、半薄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拟南芥DNA从头甲基化酶DRM1,DRM2的双突变体drm1/drm2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上所诱导的愈伤组织,结果发现:与野生型相比,其种子和根、叶、叶柄等外植体,均具有在同等条件下愈伤组织增多,分裂旺盛的表型。编码拟南芥DNA从头甲基化酶DRM1,DRM2的基因DRM1,DRM2的表达水平也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外源激素浓度相关,由此推测外源激素浓度影响DRM1,DRM2的表达。暗示了DRM1,DRM2可能参与了拟南芥愈伤组织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低能离子束对拟南芥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不同生态型的拟南芥接受不同剂量、不同能量以及不同类型离子的注入,种子成苗率受到的影响程度的不同,选定适合于拟南芥诱变、转化的离子能量和剂量。然后结合RAPD方法检测了离子注入拟南芥种子在当代和后代中引起的变异情况,结果是离子束在当代中可引起DNA水平上丰富的变异,突变频率较高,并且某些变异条带可传递至后代。  相似文献   
5.
拟南芥小史 远在战国时期,我国哲学家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曾将"芥舟"哈作小舟;唐代经文学家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说:"芥,小草也".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用含有浓度为6.25μg/mL、12.5μg/mL、25μg/mL、50μg/mL单壁碳纳米管的1/2MS固体培养基培养拟南芥,分别测定固体培养基所培养的拟南芥的叶片在第10天、15天、20天、25天的SOD酶和POD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修饰后的单壁碳纳米管能够刺激拟南芥叶片,对拟南芥叶片SOD酶和POD酶活性均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拟南芥为材料,对以往黑芥子酶的提取方法和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实验优选出最佳的提取和活性测定条件.改进后的方法提取样品量只有150 mg,提取缓冲溶液1 mL,离心回收上清作为酶液;3 mL反应体系溶液(含0.2 mmol/L黑芥子硫苷酸钾)置于1 cm光路石英比色杯中,37℃条件下平衡后,向反应体系溶液中添加150μL酶液,预反应3min,而后在227 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5 min(反应时间),计算酶活.改进后的方法取样量小,操作较为简便,适于较多样品的平行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筛选拟南芥抗氧化突变体的条件.[方法] 将灭菌的野生型拟南芥种子播种于MS培养基上,4 ℃层化2 d,并于23 ℃培养室中垂直放置培养4 d后,将幼苗转移至含有不同浓度的甲基紫精(MV)胁迫培养基中,倒置培养,比较不同MV浓度下根的弯曲生长情况,以根停止弯曲生长的MV浓度作为抗氧化胁迫突变体的筛选条件.[结果]野生型拟南芥幼苗的根在MV浓度为0.7 μmol/L时受到明显抑制,停止生长;在MV浓度低于0.7 μmol/L时能正常生长或被轻微抑制.[结论]确定筛选抗氧化突变体的MV浓度为0.7 μmol/L.  相似文献   
9.
拟南芥肌醇- 1-磷酸合酶类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颖琦  杨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12):1641-1643,1657
以野生型拟南芥总RNA为模板,逆转录PCR反应获得拟南芥肌醇-1-磷酸合酶类蛋白基因cDNA(AtMIPS1),开放读码框为1533bp,编码510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物种MIPS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AtMIPS1与植物MIPS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和相似性较高达86%-90%与95%-96%,并含有MIPS基因的保守区域“334SYNHLGNNDG”.将该cDNA序列不改变阅读框架克隆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SDS—PAGE结果表明:在0.12g/LIPTG诱导2h的条件下得到最佳的蛋白表达效果,AtMIPS1的成功表达为其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α粒子注入对拟南芥胚根生长及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分子探针、外源过氧化氢、活性氧猝灭剂和测量根长等实验方法,研究了α粒子注入拟南芥胚引起拟南芥根弯曲的原因.研究表明,在0-100 Gy辐照范围内,α粒子注入拟南芥胚引起的根弯曲与剂量呈正相关(r=0.98),1Gy、10Gy、100Gy处理的拟南芥幼苗根的弯曲度分别为13.3°、28.7°、69.1°,非照射对照为12.5°.当剂量为100Gy时,根呈"S"形弯曲,根的向重力性降低,根生长受到抑制.活性氧在根部的产生率检测表明,100Gy α粒子处理的根尖较对照有较亮的活性氧显色.适当浓度的活性氧猝灭剂处理,可以使α粒子注入引起的根长及向重力性得以恢复,且外源过氧化氢能够诱导拟南芥根弯曲加重.该研究显示,α粒子注入拟南芥胚引起的根长及向重力性变化是活性氧介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