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5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149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789篇
化学工业   2841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39篇
建筑科学   1203篇
矿业工程   47篇
能源动力   92篇
轻工业   343篇
水利工程   425篇
石油天然气   154篇
武器工业   141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3篇
冶金工业   75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6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嘉伟 《广东化工》2015,42(1):91-93
废水生物脱氮是目前水处理中重要的去除含氮废水的方法。随着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一些新型的生物脱氮工艺被开发和应用到污水处理中,从而经济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含氮污染物,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脱氮工艺,但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N2O。N2O是最重要的三种温室气体之一,其温室效应约为CO2的300倍。因此,在注重SND的脱氮效率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其产生的气态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文章阐述了SND脱氮过程中N2O产生的机理及相关酶,并分析了SND工艺过程中主要影响N2O释放量的工艺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经过4个阶段的培养,快速富集好氧氨氧化细菌(AOB)和厌氧氨氧化细菌(AnAOB),并考察不同低碳氮比对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TN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对应C/N=0、1和2时,反应器出水NH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9.59%、99.5%、98.47%和93.75%、97.22%、98.11%。说明少量COD的存在,可实现同步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将镁盐改性活性炭(MgO-PAC)与传统活性炭(PAC)混合而成MPAC材料,用于处理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通过连续30 d的运行实验,探讨了MPAC材料对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中COD、NH4^+-N和TP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污泥的比耗氧速率、沉降性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MPAC材料对污水中COD的去除率提升了12.7百分点,对TP的去除率提升了17.5百分点,对NH4^+-N的去除率超过86.4%。投加MPAC后处理效果更好的重要原因,在于MPAC使得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比耗氧速率得到明显改善,也提升了污泥的微生物丰度。MPAC对活性污泥处理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玄武岩纤维填料应用于两种混合生长反应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丝直径微米级的伞状玄武岩纤维(BF)作为填料,将其引入序批式反应器(SBR)和后置缺氧反硝化SBR外聚合物(EPS)含量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图,考察了两种SHBR的污水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SBR的SHBR的出水COD、氨氮、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3.2%、89.9%、86.8%;基于后置缺氧反硝化SBR的SHBR优良,而基于后置缺氧反硝化SBR的SHBR的脱氮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两种SHBR的BF填料中EPS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好氧环境下,蛋白质(PN)的含量高于多糖(PS)的含量;在缺氧条件下,PS的含量明显高于PN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6.
采用SBR装置,进水COD/ρ(TN)为7,以厌氧-好氧-缺氧(A/O/A)的运行模式实现同步亚硝化反硝化(SPND)。为解决SPND工艺中除磷问题,实验在进水中额外添加一次乙酸钠,强化厌氧释磷后排出富磷上清液。当除磷效果消失时,依照第1次的方法再一次强化除磷。结果表明,强化后出水PO_4~(3-)-P的质量浓度小于0.5 mg/L,其持续时间分别达2 d和16 d,PO_4~(3-)-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8%±0%、96.7%±3.7%;NH_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5%±1.6%和97.2%±2.3%。强化后微生物多样性增加,丰度大于1%的菌属增加8种。聚磷菌(PAOs)丰度由3.74%增长至4.04%,聚糖菌(GAOS)丰度由8.63%降至4.37%。  相似文献   
7.
8.
段付岗 《中氮肥》2015,(2):17-19
结合陕化化肥公司合成氨装置污水处理站的实际运行情况,阐述活性污泥沉降比SV30过高对SBR工艺运行和污泥活性的影响,指出引起活性污泥沉降比SV30过高的原因是SBR池排泥不及时、初沉池淤泥沉积太多和污泥浓缩池压泥不及时等,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某污水厂新建工程,设计规模60×10~3m~3/d,采用改良A~2O-移动床生物膜(MBBR)工艺,占地仅为0.31 m~2/(m~3·d)。在水质水量冲击且碳源不足(BOD_5/ρ(TN)=2.21)的情况下,出水COD和NH_4~+-N、T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1.79±3.71) mg/L、(0.49±0.89)、(10.27±2.30)、(0.25±0.09) mg/L,稳定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反硝化小试表明,延长缺氧HRT可提高原水中慢速碳源利用率,强化脱氮效果。沿程试验表明,好氧区TN去除率为9.56%,缺氧区TP去除率为42.15%,发生了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和反硝化除磷(DPR)现象,为低C/N下的高效脱氮除磷提供了合理解释。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悬浮载体生物膜中硝化细菌相对丰度为6.69%,为活性污泥的6.6倍,生物膜中反硝化菌相对丰度为7.95%,同时在污泥中检测到相对丰度较高的具备反硝化除磷功能的菌种属,为污水厂SND和DPR现象提供了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10.
李晓玲  李华 《净水技术》2015,(1):103-104,107
煤气化废水的特点是温度高、硬度高、NH3-N高、有机物含量相对不足。针对这些特点引起的运行不稳定,逐一提出解决方案,并形成一套完整的针对煤气化废水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