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53篇
石油天然气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酯对钼系Ziegler-Natta催化剂引发丁二烯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oCl_4(Mo)为主催化剂,甲苯氧基二异丁基铝(Al)为助催化剂,在加氢汽油溶剂中,研究了8种酯对丁二烯(Bd)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凡是能够溶解在酯中的Mo与Al所组成的二元催化体系,大多能很好地引发Bd聚合,并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酯的主要作用是增加Mo在加氢汽油中的溶解性,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影响不大,对微观结构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Nd(OR)_3—A1(i—Bu)_3一A1Et_2Cl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的动力学和所得聚异戊二烯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本体系的有效利用率为6%左右。在Al(i—Bu)_3用量较高时,主要发生活性中心向A1的链转移;在A1/Nd≤20,聚合温度低于室温条件下可获得“活的”聚合物。聚合物分子量高、分布宽,主要受A1(i—Bu)_3用量和聚合温度影响。分子量分布宽与其GPC图呈双峰有关。催化剂的相分离实验表明,体系中有两种不同的活性种存在:高活性生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固相活性种和低活性生成低分子的可溶性活性种。聚异戊二烯的顺1,4—链节含量在95%左右,其余为3,4—链节。  相似文献   
3.
以磷酸三丁酯取代的五氯化钼(简称Mo)及间甲酚取代的三异丁基铝(简称Al)为催化剂引发异戊二烯(Ip)聚合,考察了n(Mo):n(Ip)、n(Al):n(Mo)及聚合温度对单体转化率和催化剂效率的影响。采用FTIR和1H-NMR对聚合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测试表征,用DSC测定聚合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n(Mo):n(Ip)为4.0×10-4、n(Al):n(Mo)为30、聚合24h所得的聚异戊二烯(PIp)中1,4-结构摩尔分数为55.7%,3,4-结构的为22.5%和1,2-结构的为21.8%,该PIp的Tg为-35.1℃。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发展,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比较成熟,但对催化剂反应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近年来,随着对高性能、高附加值聚烯烃的需要,高氢调敏感性Ziegler-Natta催化剂成为聚烯烃催化剂开发的重要方向。要开发氢调敏感性高的催化剂,需要对氢气在烯烃聚合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因此,主要综述了氢气在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中的作用、氢气链转移机理和催化剂氢调敏感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游存芳  李士雨 《石化技术》2007,14(2):56-58,68
应用Polymers Plus和Aspen Dynamics软件建立聚丙烯装置稳态及动态模型.详细介绍了建立稳态模型的主要步骤,对建模过程的难点和影响模型准确程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聚丙烯装置建模过程的关键在于确定物性参数及应该包含的反应;难点在于多牌号单活性中心稳态模型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TiCl_4/MgCl_2/MgY(NaY)复合载体催化体系。以Al(i-Bu)_3为助催化剂,研究了乙烯-丙烯共聚的工艺条件;Al/Ti、E/P比和催化效率的关系;着重研究了不同载体配比对聚合物组成的影响,发现改变催化剂载体的组成,可调控产物中C_3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包装和汽车部件等领域。茂金属催化体系可以通过调节茂金属配体结构精确控制聚合物微观结构,推动了传统催化体系无法实现的独特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高规整度等规和间规聚丙烯等产品的发展。从催化剂结构调控聚丙烯性能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等规、间规、无规、齐聚聚丙烯、二元催化体系及添加剂的影响等茂金属聚丙烯催化体系新进展,对国内茂金属聚丙烯产品的工业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宽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采用物理共混法、自由基聚合、配位聚合和离子聚合法制备宽分子量分布聚合物进行了综述。指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物理共混法,配位聚合容易实现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宽度可控,近几年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汪昭玮  于俊伟  李兴  刘晓暄 《化工学报》2015,66(7):2521-2527
采用Ziegler-Natta配位聚合制备了高顺式聚异戊二烯,主要考察了非均相催化体系四氯化钛-三异丁基铝二组分催化剂的预制方法以及催化剂预制条件对异戊二烯体系聚合规律的影响。讨论了催化剂配比、预制催化剂温度和陈化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及聚合物的凝胶含量、特征黏度、微观结构含量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催化剂用量、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聚合活性及聚合物的凝胶含量、特征黏度、微观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高cis-1,4-聚异戊二烯的最佳实验条件为:Al/Ti摩尔比1.0,催化剂预制温度-40℃,陈化2 h,Ti/Ip摩尔比6×10-3,聚合温度50℃,聚合时间5 h。所得聚合物最高转化率为87.1%,cis-1,4结构含量为91.76%。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内油品市场的需要,通过研究考察了引发剂配比及工艺条件变化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得出共聚反应及共聚产物性能随上述诸因素的变化规律。结合吉林石化公司引进的乙丙橡胶生产工艺,分别进行了理化性能分析试验、模拟评定试验。成功开发了乙丙共聚物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产品J-0010及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产品性能完全达到杜邦0125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