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44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无线电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8篇
冶金工业   8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氧化钨物理特征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铵钨青铜(ATB)、氢钨青铜(HTB),紫色氧化钨(TVO)和蓝色氧化钨(TBO)四种氧化钨粉的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其表面积,微孔体积,微孔分布,中孔体积,平均孔径和分数维数。吸附/脱附等温线数据的分析表明,TVO粉末具有最大的中孔体积,最小的微孔体积,最窄的孔径分布,最小的分数维数和最大的平均孔径,其有利于氢还原制取超细钨粉,而不利于掺杂工艺,HTB粉末具有最大的微孔体积,最宽的孔径分布,最高的分数维数和最小的平均孔径,对于掺杂工艺来说是有利的,ATB和ABO的上述参数界于TVO和HTB之间。结果表明,利用吸附/脱附等温线来研究氧化物的物理特征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氧化钨用于氢还原工艺和掺杂工艺之前必须研究其物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蓝色氧化钨,金属钨粉和碳化钨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占志泽 《江西冶金》1997,17(5):61-62,65
1蓝色氧化钨、金属钨粉和碳化钨粉的特性1.1蓝色氧化钨工业用蓝色氧化钨(TBO)是一种由多种钨化合物组成的粉末状混合物。一般是由铵钨青铜、氢钨青铜、三氧化钨、β-氧化物(WO2.9)和γ-氧化钨(WO2.72)混合组成,其表观颜色随氧指数(O/W)从2.72~3.0紫色向黄色连续变化。它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钨酸和黄色WO3而成为一种重要的钨中间化合物。1.2金属钨粉用还原法获得的钨粉粒度为0.3~30μm.其颜色随粒度粗细而改变,粉末颗粒越细,颜色越黑。粗粒度的钨粉呈灰色并具有金属光泽一亮点;中等粒度钨粉呈灰黑色;超细钨纷呈深黑…  相似文献   
3.
磁控溅射WO3薄膜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磁控溅射法制成WO3薄膜,通过改变成膜的溅射参数来改变WO3薄膜的性能.利用XRD分析了样品的粒径大小,研究了成膜工艺参数对气敏元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中WO3晶粒的平均尺寸为17 nm,该传感器对NOx气体有非常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对体积分数为1×10-5的NOx气体灵敏度高于50倍,而对其他干扰气体的灵敏度小于2倍.  相似文献   
4.
5.
6.
低工作温度的氧化钨气敏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祖熊 《功能材料》1994,25(1):63-65
本文报道了一种可以在100℃左右工作的氢化钨气敏材料,它对氢气和一氧化氮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并可对空气中的一氧化氮进行探测  相似文献   
7.
WO3(三氧化钨)薄膜厚度的选择对电致变色器件性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TFCalc软件理论计算WO3薄膜褪色态、着色态透过光谱及其光学调制幅度变化;通过在FTO(氧化锡掺氟)玻璃上制备氧化钨薄膜,研究分析不同厚度氧化钨晶体结构与光学调制幅度相关性。对比研究发现:WO3厚度的选择应根据着色态透过率和实际的光学调制幅度确定,光学理论计算WO3薄膜的调制幅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与晶态WO3薄膜的结构发生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稀土镧、钇对蓝色氧化钨氢还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借助于SEM、X射线衍射技术及IPP粉末粒度仪等系统地研究了稀土镧、钇对蓝色氧化钨(BO)氢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镧、钇在蓝色氧化钨的还原钨粉中以氧化物及钨酸盐形式存在;还原后所得的钨粉颗粒大多为规则形状的多面体;稀土镧、钇和铝相似,强烈地抑制BO氢还原钨粉颗粒的长大,而且钇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氧化钨纳米颗粒和纳米线的选择合成及光致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机盐辅助水热法选择调控合成了WO3纳米颗粒和纳米线.通过SEM,TEM,EDX和XRD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形貌和尺寸对WO3的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形貌和尺寸对WO3光致发光性能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潘世伟 《化学世界》1995,36(2):90-93
X射线衍射K值法测定蓝色氧化钨中的WO_3、WO_(2.72)和WO_(2.90)潘世伟(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2000g2)蓝色氧化钨又名β-氧化钨(简称蓝钨),化学组分为WO2.90,属四方晶系。由于蓝钨具比表面大、掺杂均匀、比WO3更易被还原、可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