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伟峰  林星平 《人民长江》2011,42(21):46-49
国内某大型水电工程的混凝土骨料母岩为洞挖大理岩渣料,应用中面临岩性较脆、料源均一性欠佳、毛料含水率大、粗骨料裹粉严重且级配较差、干法生产的人工砂石粉含量超标严重等诸多问题。大理岩人工骨料大规模用于大型水电工程,并采用干式制砂系统,在国内尚属首次。根据工程建设中长期的跟踪检测数据,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增加缓降装置和二次筛分及水洗装置、采用胶带运输、调整主筛分车间筛网、筛除毛料中大于20 mm的颗粒、调整风选车间参数等相应对策。在取得较好的技术效果的同时,为类似工程的进一步大范围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机制砂的空隙率是衡量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空隙率的在线检测能够提升混凝土性能。现有的测量方法无法对机制砂空隙率进行在线检测。因此,提出一种通过动态图像法建立软测量模型,进而实现空隙率在线检测的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动态图像法原理构建的机制砂形态测量平台来采集机制砂图像。然后,计算机制砂的关键形态参数,选择合适的软测量模型算法。最后,构建并比较不同软测量模型的预测性能。对比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最高,预测值和试验值最大误差为0.6%。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可在机制砂生产线中在线检测空隙率,有效提升混凝土性能。  相似文献   
3.
<正> 材料的研究和生产过程经常会涉及到颗粒状材料的物理特性,例如粒度大小、比表面积等参数。颗粒的粒度分布信息以及颗粒的形状信息对于最终产品的宏观物理性能,例如抗冲击性能、强度、流动性等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此外,面向材料宏观物理性能发展的数学模拟和仿真也要求在数学建模之前得到关于颗粒大小和形状的实际信息,所有这些都要求对颗粒的粒度和粒形进行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荷兰安米德公司(Ankersmid)在颗粒粒度和粒形分析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时间转换理论(TOT)及其在颗粒粒度分析上的应用,同时也对这一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总结.材料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及其数学建模使得广大研究人员日益感觉到测量和了解颗粒粒形参数等信息的重要性.本文中第二部分就讨论了基于图像的动态粒形分析(DSA)并通过一个范例介绍了该方法对于科研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为探究风积沙部分取代河砂带来的填充效应对细骨料空隙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库布齐沙漠边缘的风积沙,以不同取代率取代粗、中、细3级共9种细度模数的河砂,测试其对细骨料空隙率的影响;同时采用PFC3D离散元软件进行相应细骨料的堆积模拟,确定了库布其风积沙对不同分级、不同细度模数河砂的最优取代率.另外,采用与库布其风积沙级配一致的河砂进行了相似的试验与模拟探究,通过对比前期的试验结果,确定了库布齐风积沙对不同细度模数河砂、不同取代率情况下的细骨料空隙率粒形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
基于图像分析的大米形状识别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的大米米胚脱落与颗粒破碎识别新方法。首先,将边缘曲线变换为极坐标形式,采用椭圆模板定位目标,获得一组与目标平移、旋转和尺度无关的形状描述数据;再运用小波变换提取奇异点及特征参数。取100颗样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目标定位与识别时的鲁棒性强,可信度高。对米胚脱落、米粒破碎的判定正确率分别为98.9%、100%。  相似文献   
8.
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骨料的筛分方法、骨料粒形等对混凝土的影响。总结得出颗粒粒形是骨料的重要品质特性,且骨料的粒形可以用球度值或圆形度表示,其值越大,骨料的形状越好,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好,工作性能越好,达到相同坍落度所需要的浆体量较少。  相似文献   
9.
骨糊的营养及滑粒粒形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0.
颗粒整形对再生粗骨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了有效提高再生粗骨料的性能,必须对再生骨料进行机械强化处理.首次提出了利用高速(线速度≥80m/s)运动的再生骨料之间的反复相互冲击与摩擦作用,有效地打掉较为突出的棱角和除去颗粒表面附着的砂浆和水泥石的一种新技术.研究表明:颗粒整形使再生骨料的颗粒堆积密度平均提高了9.3%、表观密度从2.56g/cm3提高到2.59g/cm3、空隙率从53.3%降至48.5%、吸水率从4.7%降至2.9%、压碎指标值从15.8%降至9.4%,而且堆积密度、密实密度和针片状骨料含量等指标均优于天然碎石骨料,完全能够满足配制普通混凝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