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4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557篇
电工技术   55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47篇
化学工业   760篇
金属工艺   1660篇
机械仪表   820篇
建筑科学   828篇
矿业工程   707篇
能源动力   191篇
轻工业   188篇
水利工程   463篇
石油天然气   220篇
武器工业   54篇
无线电   8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62篇
冶金工业   1292篇
原子能技术   453篇
自动化技术   1328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659篇
  2013年   512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627篇
  2009年   610篇
  2008年   572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448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瞿中  谢钇 《计算机科学》2021,48(4):187-191
针对现有的混凝土裂缝检测算法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检测精度不够、鲁棒性不强的问题,根据深度学习理论和U-net模型,提出一种全U型网络的裂缝检测算法。首先,依照原U-net模型路线构建网络;然后,在每个池化层后都进行一次上采样,恢复其在池化层之前的特征图规格,并将其与池化之前的卷积层进行融合,将融合之后的特征图作为新的融合层与原U-net网络上采样之后的网络层进行融合;最后,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测试集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精确率可达到83.48%,召回率为85.08%,F1为84.11%,相较于原U-net分别提升了1.48%,4.68%和3.29%,在复杂环境中也能提取完整裂缝,保证了裂缝检测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在厌氧条件下研究了西南地区一种典型土壤微生物芽孢杆菌Bacillus sp.dwc-2对模拟地下水中U(Ⅵ)的还原行为,重点考察了时间、无机阴离子、腐殖酸(HA)及富里酸(FA)对还原的影响,并利用TEM、EDS、SAED和XPS对还原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7.0、cNaHCO3=5 mmol/L和T=303 K条件下,Bacillus sp.dwc-2对U(Ⅵ)的还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4 h内最大还原率为12.2%,此后则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HA和FA对U(Ⅵ)的微生物还原行为有一定影响,其中HA和FA浓度为25 mg/L时,U(Ⅵ)的还原在24 h最明显,其还原率分别为14.2%和16.2%,但随着HA和FA浓度的继续增加,因在U(Ⅵ)离子与HA、FA形成的配合物表面形成致密的腐殖层,抑制了电子的转移,阻止了U(Ⅵ)的还原。此外,研究表明HCO3-也会抑制U(Ⅵ)的还原。TEM-SAED和XPS分析证实了还原过程中U(Ⅳ)的存在。上述结果可为真实环境中微生物还原U(Ⅵ)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铸造技术》2015,(8):2001-2002
研究65Mn弹簧钢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硬度,利用数学模型建立试验钢硬度与热处理性能的关系,优化热处理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试验钢硬度下降;延长奥氏体化时间,其硬度先增加后缓慢下降;当淬火加热温度为851.5℃,时间为18.5 min,回火温度为147.0℃,试验钢硬度最大。  相似文献   
4.
5.
轮轨高频动力分析模型目前多沿用了传统的赫兹接触模型,其在高速轮轨系统上的适用性尚未得到验证。针对赫兹接触工况,建立基于多体动力学的车轮-轨道耦合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模型,其中轮轨法向接触由赫兹弹簧表征,作为对比也建立基于显式有限元的三维高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采用可考虑三维接触几何的"面-面"接触算法精确求解轮轨接触。对比150~500km/h速度范围内典型钢轨短波波磨(波长20~140mm、波深0.01~0.20mm)激励下的高频轮轨力结果,发现三种模型预测的幅值存在显著差异,但未发生轮轨脱离时(波磨尚浅),三种模型预测的幅值均与波深线性正相关。具体而言,相较于瞬态滚动接触模型,车轮-轨道耦合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模型预测的垂向轮轨力更大,其特征幅值的最大差值分别为静轮重的39.2%和88.4%,三种模型预测波长30mm波磨的临界波深(恰好发生轮轨脱离)相应地高于0.2mm、0.14mm和0.05mm。开展高速、高频轮轨动力分析时,传统的赫兹接触弹簧会带来不可忽略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6.
通过SF6示踪气体法对温庄煤矿15012 U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进行漏风测定。结果显示,15102工作面漏风率为16.31%,采空区内存在多条漏风通道,漏风风速为0.032~0.128m/s。数值模拟结果显示,U型通风系统采空区内漏风风流流线呈U形分布,由工作面进风侧流入,回风侧流出。工作面下隅角区域采空区上部,更易发生自燃。采空区三带呈条状分布,三带范围随高度升高而变化,氧化带随高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散热带随高度增大而缩小,高度大于16.3m时消失。  相似文献   
7.
“新的展馆并没有给2004年高交会的IT展示带来多大的改变,相反还有一点缩水。”这是不少媒体同行对本届高交会IT展馆的评价。不过,当移动商务成为时下最时髦的话题时,笔记本电脑顺理成章地成为本届高交会的亮点。加上2004年秋季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简称IDF)的加入.也透露出了笔记本电脑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索尼VAIO UX18C     
《通信技术》2006,(10):60-61
索尼向来是电子产品小型化的顶尖高手,早在2000年,索尼就已经推出了极端小巧玲珑的U系列笔记本电脑,其2004年底在中国正式推出的U系第口代产品U8C更是像极了今天的UMPC。  相似文献   
9.
《今日电子》2006,(5):94-94
基于68K/ColdFire V2内核的MCU系列MCF5223x和MCF5222x主要面向从远程数据收集和安全增强到家庭自动化和环境监控的工业控制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许瑞珍 《山西水利》2003,(2):50-50,52
渠道防渗是节水工程建设的一个主要形式,二次抛物线型U型渠由于具有湿周小、流速快、过水能力大、占地少,受力条件好、抗冻涨性能好、施工简单等优点广受用户欢迎。具体阐述了河曲县焦尾城电灌站整体改建工程中的U型防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