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48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478篇
矿业工程   110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2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90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洪求  徐越  吴增良  李钦瑞 《建筑结构》2019,49(16):55-58,132
某既改项目新增一层下沉广场,下沉广场四周均是既有建筑的地下室。经过多方论证,采用逆作法施工下沉广场能最大程度节省工期,提高业主周转效率。介绍了该工程逆作法施工的设计及要点;重点描述了采用支护和挡墙一体设计的桩墙来代替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支护的设计做法以及采用钢筋混凝土复合柱代替型钢格构柱的设计做法,此做法的施工难度低于传统施工做法;并介绍了采用钢管桩对原有结构柱进行托换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传统的短木桩加新兴的土工合成材料——土工网及碎石垫层构成复合基础,处理河岸挡墙软基进行探讨,该方法在软土层厚度不超过4.0m的条件下,技术可靠,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  相似文献   
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是按建设部[2001]37号文的要求,在重庆市地方标准《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技术规定和研究成果,吸收我国建筑边坡工程中诸多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勘察、设计和施工经验,多方面征求意见,编制完成。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4.
5.
俄垤水库溢洪道,地质条件差且层次结构复杂,溢洪道设计中,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文章简要介绍溢洪道设计中采取的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空土挡墙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阶梯式生态框挡墙在永泰水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对抗冲和生态两方面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工程中的跟踪反馈,阶梯式生态框挡墙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时可充分利用河道内现有石料,兼具生态性和观赏性,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二郎山滑坡坡脚挡墙破坏及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岳建伟  王全才  潘登 《人民长江》2017,48(15):71-75
二郎山1号滑坡位于龙胆溪左岸,滑坡前缘采用了坡脚挡墙防冲刷工程,10 a之后位于龙胆溪凹岸部分坡脚挡墙破坏。针对坡脚挡墙破坏形成的原因,对比分析了目前常用冲刷防护结构的局限性,提出了采用台坎式挡墙新组合结构进行修复,组合结构主要由挡土墙、墙底抗滑键、墙脚台坎以及耐磨肋组成。介绍了组合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并通过造价分析说明台坎式挡墙结构与其它防冲刷相比在经济上具有明显优越性,可为其它同类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在具有支撑墙的蓄热室底部设置对称的简单挡墙及梯形挡墙,以改善蓄热室内的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对设置上述二种挡墙的影响因素如简单挡墙的高、宽,安装位置;梯形挡墙的倾角、墙高、墙间距离等展开研究,分别确定了两种挡墙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山区性河道洪水暴涨暴落,枯水期往往断流.人口集聚区域不仅要求河道满足行洪要求,而且要求具有景观、休闲、娱乐等功能.山区河道治理的目标由过去单一的提高防洪标准转变为建设"安全行洪的汇水通道,丰富稳定的流域生态,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特色生态的沟域经济".本文以严溪流域黄村段综合治理工程为例,通过拦渣设坝、河道疏浚,挡墙改造、堰坝体系构建等,使河道不仅满足行洪要求,而且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鱼欢、人悦"[1]的综合整治目标,提高了集镇区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