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4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电工技术   51篇
综合类   525篇
化学工业   267篇
金属工艺   162篇
机械仪表   204篇
建筑科学   4157篇
矿业工程   2229篇
能源动力   48篇
轻工业   119篇
水利工程   726篇
石油天然气   107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7篇
冶金工业   67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64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726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649篇
  2011年   667篇
  2010年   604篇
  2009年   600篇
  2008年   564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为保障15106工作面运输顺槽掘进期间的安全,通过具体分析承压水对底板的破坏模式,得出巷道塑性圈的发育深度为2.7m,底板隔水层的主要破坏过程为完整→小裂隙形成→裂隙扩展→底板破碎;采用岩柱法力学模型进行底板突水危险性的评价,基于巷道底板铝土泥岩隔水层的各项参数,计算出隔水层的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为3.26MPa,而其所承受的水压值约为1.42MPa,故判断巷道掘进期间无突水危险性,巷道掘进期间加强探访水作业,防止地质构造区域出现底板突水现象。  相似文献   
3.
4.
5.
罗烨  王冬 《中州煤炭》2020,(1):174-177
上保护层开采导致的底板变形、应力释放会使被保护层内高瓦斯沿着上覆岩层内形成的空隙裂隙结构向上运移,很容易造成所采工作面采空区内瓦斯增加,造成工作面瓦斯超限。以峰峰集团以黄沙矿为研究实例,针对其主采的2号煤层利用FLAC3D模拟软件进行上保护层开采底板应力研究,揭示了上保护层开采底板应力的规律特性,对于保护层开采工作瓦斯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预制箱梁在铁路工程中取得广泛应用,但其裂缝问题较为普遍,箱梁混凝土表面常出现明显裂纹或龟裂现象,特殊情况下形成贯通裂缝,严重威胁到箱梁结构质量。文章从裂缝的类型出发,总结该结构较为典型的裂缝问题并总结成因,由此提出防治措施,以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华北型煤田煤层底板突水监测点覆盖不全、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以底板"下三带"理论为基础,提出集多频连续电法充水水源监测、"井-地-孔"联合微震采动底板破坏带监测以及监测大数据智能预警为一体的煤层底板突水三维监测与智能预警技术思路。其中多频连续电法监测系统以伪随机多频序列为人工场源,利用伪随机相关辨识技术提取强噪声背景中的弱信号,采用拟高斯-牛顿法对预处理数据进行三维电阻率反演,实现对煤层底板充水水源变化过程的自动化三维监测;"井-地-孔"联合微震监测系统主要通过研制带推靠的孔中传感器及回收装置,实现微震传感器"井-地-孔"三维立体布署,采用井下有线(IEEE1588)和地面无线(GPS)时钟同步方式解决地面与井下采集设备的时钟同步问题,建立起"井-地-孔"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网络,基于偏振分析联合反演的三分量定位算法,实现采动底板破坏深度时空精细定位与实时监测;智能预警系统利用时序大数据挖掘技术与计算机深度学习技术对电法、微震多元时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指标预警和模型预警方法对监测数据空间展布和预警级别以三视热力图形式输出,实时显示煤层底板各网格的预警等级,从而形成煤矿底板水害三维监测与智能预警技术体系。最后,以河北葛泉矿东井11916采煤工作面为应用对象,采用多频连续电法监测系统、"井-地-孔"联合微震监测系统,以及基于时空监测数据的智能预警系统对煤层底板岩溶水害进行三维监测与智能预警,为我国华北型煤田煤层底板水害监测预警提供了新的技术与装备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直径平底负压容器平底板的设计计算,平底板计算厚度很厚。通过分析,提出了对平底板采取加强措施,从而减薄平底板计算厚度的方法。该容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性能可靠、稳定,对类似设备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煤矿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顶底板事故频发,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纳林河二号煤矿作为一对新建矿井,面临更为严峻的顶底板稳定性问题。通过岩石质量指标(RQD),岩体质量系数法(Z值)和岩体质量指标法(M值)对主采的3~(-1上)煤和3~(-1)煤顶底板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然后分析了矿井面临的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3~(-1上)煤层顶板属于不稳定型顶板,其底板属于极软-松软(Ⅰ~Ⅱ)型底板; 3~(-1)煤层顶板以不稳定型为主,局部为中等稳定型顶板,底板属较软(Ⅲa)型底板;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综合评定为中等类型。通过对矿井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其他开采条件分析,为煤层安全开采、巷道支护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