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6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兵  孙捷 《世界建筑》2005,(6):106-111
在承接这个项目之前,我们不知道天津东部还有东丽湖这么一大片保存完好的湿地,夕阳映照着辽阔的水面,芦苇中闪现着轻盈的水鸟。邻里中心——作为这片宝地旁边200hm^2大型低密度社区第一个登台亮相的小组团,对参与其中的所有人来说,既有动人的诱惑,又有切实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城市住宅区邻里交往模式的转变,城市住宅区邻里交往出现交往空间缺乏细部设计、交往空间环境过渡景观化、交往空间盲目开发水景、交往空间对城市空间的封闭、交往空间中青年人参与性弱等问题,进而提出现代城市住宅区交往空间环境设计适宜性营造的观点,并根据此观点提出强化地域适宜性、行为适宜性及识别适宜性三条设计对策,为现代住宅区的邻里交往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低层高密度住宅与邻里交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内现阶段实践,探讨低层高密度住宅的发展方向,研究传统居住模式的延续和再生,寻求低层高密度联排住宅的"人性化"设计所带来的居住的亲切舒适性、社区的认同感和聚居力、良好的邻里关系和自然宜人的空间尺度.从叶集经济技术开发区万花园小区规划设计入手,努力创造出尺度宜人、环境优美的多层次人际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小康节能型特点:开放式的前庭便于邻里交往,内侧院设置方便生产与生活。采用高低错落的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局部借鉴川东地区木结构建筑符号,架空出挑,配以门、窗及穿斗梁柱色调的处理,回归川东传统民居风格。独立式、双拼独院、联排住宅等多种形式,利于创造丰富的街巷空间。  相似文献   
5.
由福建省漳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发出倡议,当地媒体助力推动的一项议题——建立“邻里守望”志愿帮扶模式,引起漳州市“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群众的认可。构建“邻里守望”消防志愿帮扶模式,是漳州消防支队今年探索消防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旨为诸多家庭撑起消防安全“保护伞”。  相似文献   
6.
正基于人文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理论,从住区规划布局、住区空间及住区文化等方面初步探寻提升城市人文生态住区规划水平的有效途径,不断丰富城市住区规划设计中的人文及生态要素。人文生态是人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是城市环境与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它具有区域性、人文性、环保性特点。将城市规划与人文生态学有机融合,是为了更好地从社会和文化生态学角度来分析城市人文环境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促使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邓蜀阳  张淼 《南方建筑》2013,(5):100-104
院落是构成建筑空间的基本单位,它能够凝聚空间,强化生活气息,创造怡人的小环境,在我国传统民居中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分析了院落空间的特征与现代住区在传统延续方面的局限性,结合实例探讨如何将院落空间合理运用到现代住区的设计中,并提出将院落空间融入现代住区的一些策略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安徽建筑》2019,(8):25-27
文章从服务半径、使用人群组成、功能及空间构成、活动性质四方面解析邻里中心的使用现状,并从选址、功能织补、空间设计、绿化设计、无障碍设计五方面研究发展趋势,力求为邻里中心的新建和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邻里中心为研究对象,探讨产业新城背景下的金湾区邻里中心发展模式,通过总结新加坡和英国的实践案例,利用SWOT分析法研究产城融合下的航空城邻里中心模式,分析航空城邻里中心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面向新区、商务区、生态城等智慧交通建设问题,提出智慧邻里交通理念、建设目标及3层含义。以区域智慧交通监测与研判中心为核心、以人车路交通信息采集为基础、以邻里交通信息为服务目标,建立区域管控、收费、决策的智慧邻里交通服务框架。结合汉口滨江商务区的定位及交通发展趋势,提出"块层融合、集中区示范"的建设思路,并设计范围内人、车、交通设施的动静态数据采集、汇聚,监测与研判中心,邻里交通信息服务,范围内的交通管控、收费、决策四大建设内容,以期实现汉口滨江商务区的智慧邻里交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