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1.
利用“鲁班锁”的自锁原理,既可以设计出简单的卯榫结构,也可以设计出复杂的卯榫结构,可以搭建出各种作品。  相似文献   
2.
LBlock是吴文玲和张蕾在ACNS2011上提出的轻量级分组密码,目前未见对该体制的公开的密码分析文章。用符号计算软件Mathematica7.0得到了LBlock第三轮输出的最低比特的代数表达式(以明文和主密钥比特为自变量)。该代数表达式只与8比特密钥和9比特明文有关,可以用于对LBlock在单比特泄露模型下的侧信道攻击。模拟实验表明,假设第三轮输出的最低比特泄露,则用8个已知明文,85%的概率下可以恢复6~7比特密钥。  相似文献   
3.
Renauld等人提出的代数侧信道攻击是将代数攻击和侧信道攻击结合起来的一种对分组密码的攻击方法.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算法的8-bit实现平台,对于更大的如64-bit实现平台,未见文献讨论.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扩展的代数侧信道攻击,直接将侧信道信息表示为密钥的显式函数.相比于通常的代数侧信道攻击,所需泄露信息更少.作为应用,给出了对LBlock轻量级分组密码的扩展的代数侧信道攻击,结果如下:对于64-bit平台实现的LBlock,假设其1-3轮输出的Hamming重量可以准确获得,则利用35个已知明文,便可建立关于LBlock 80-bit主密钥的非线性方程组;在普通的PC机上,利用Magma数学软件v2.12-16求Groebner基,1分钟内可以求得80-bit主密钥.这是对LBlock的首个代数侧信道攻击,同时说明Renauld等人给出的对代数侧信道攻击的其中一个防范方法:"将实现方法从8-bit平台转移到更大的设备"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4.
鲁班锁作为中国古典四大益智玩具之一,凹凸拼插,卯榫成锁,不尽机巧内藏其中。本文主要通过对传统鲁班锁结构的探索与解析,分析其造型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内在审美,探讨鲁班锁元素与现代家具结合方式与意义。在探究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设计方法,将鲁班锁这种机妙的三维组合方式应用到现代家具结构支撑节点的设计中去,不仅为日常家居生活注入新的趣味及活力,同时为鲁班锁元素的现代化应用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传统六根鲁班锁为原型,将其外观由十字立方体改为球型。设计过程以Solidworks为软件平台,基于球状外形及啮合的需要,对原来的六根内部啮合结构做了一定的修改,进行仿真建模,装配并进行干涉检查,最终完成整球型鲁班锁。  相似文献   
6.
鲁班锁(图1)是流传在民间的一个有趣木构造节点。它是由4根木条交会于一点巧妙结合的典范。此锁是否由鲁班发明并且流传到今天的没有考证。但是,它的构造却含有极大的巧妙性和科学性,命名为鲁班锁还是名符其实的。从外观上看,它是由6根木条咬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榫卯结构不止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技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数千年的造物经验中凝结着阴阳相生、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追求。将榫卯在当下的创新设计与开发的过程同样是文创的过程,用传统的造物方式和文化逻辑赋予产品更深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榫卯也成为一种设计语言和艺术呈现,在文创开发中相比简单的形式转换具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文章对中国榫卯结构的连接属性、可逆性、互动性、审美性和智慧性这五个方面应用场景和创新价值的研究,论述榫卯结构在文创设计中的更多可能性和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鲁班锁结构在当下设计中被广泛运用,本文深入剖析了鲁班锁中六方锁(E型)的部件形态及结构特征,分析其作为玩具的结构形态在设计应用与转化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而对六方锁结构原型进行简化与改进。在此基础上验证了创新结构的合理性及延展性,通过设计实践构建了模块延展结构的计算模型,并对构件拼装步骤和装配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此探索鲁班锁设计思维对现代装配式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