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4篇
  免费   1215篇
  国内免费   602篇
电工技术   112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341篇
化学工业   334篇
金属工艺   54篇
机械仪表   492篇
建筑科学   3368篇
矿业工程   992篇
能源动力   277篇
轻工业   175篇
水利工程   501篇
石油天然气   220篇
武器工业   146篇
无线电   10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76篇
冶金工业   173篇
原子能技术   32篇
自动化技术   59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763篇
  2011年   765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662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587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7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永胜  吕宝宏  王金珂  王冰 《水利学报》2021,52(11):1281-1294
针对常见泥石流防治结构被冲击破坏的问题,基于“柔性消能”理念,结合张弦梁结构和竖向预应力锚杆技术,提出一种既能改善结构受力性能、增加结构整体抗冲击能力、保证结构安全可靠,又能减小结构构件截面尺寸、节约成本、便于现场施工组装和后期运营维护的新型地锚张弦梁式泥石流格栅坝,并阐述其技术原理。根据泥石流荷载分布和新型地锚张弦梁式泥石流格栅坝的受力特征,给出其简化的内力计算方法;并利用SAP2000建立新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结构的整体受力,验证了构件简化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结合Python语言和Qt De? signer软件开发了相应的设计计算软件,对新型地锚张弦梁式泥石流格栅坝的内力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提出的新结构抗冲击性能好,构件受力均匀;以后设计中应关注竖杆的剪切脆性破坏和立柱偏心受力情况,保证结构安全;变形协调仅使底层张弦梁与竖杆内力偏大,实际工程应用时,应着重验算底层构件,防止其破坏;文中提出的简化计算方法能较准确的反映结构的受力特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研究可为新型地锚张弦梁式泥石流格栅坝的设计计算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This research is concerned with the problem of 4 degrees of freedom (DOF) ship manoeuvring identification modelling with the full-scale trial data. To avoid the multi-innovation matrix inversion in the conventional multi-innovation least squares (MILS) algorithm, a new transformed multi-innovation least squares (TMILS) algorithm is first developed by virtue of the coupling identification concept. And much effort is made to guarantee the uniformly ultimate convergence. Furthermore, the auto-constructed TMILS scheme is derived for the ship manoeuvring motion identification by combination with a statistic index. Comparing with the existing results, the proposed scheme has the significant computational advantage and is able to estimate the model structure. The illustrative example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especially including the identification application with full-scale trial data.  相似文献   
3.
曾秋云 《电子科技》2015,28(4):116-119
基于传统AI-EBG结构,提出了一种小尺寸的增强型电磁带隙结构,实现了从0.5~9.4 GHz的宽频带-40 dB噪声抑制深度,且下截止频率减少到数百MHz,可有效抑制多层PCB板间地弹噪声。文中同时研究了EBG结构在高速电路应用时的信号完整性问题,使用差分信号方案可改善信号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This letter presents a small‐sized, high‐power single‐pole double‐throw (SPDT) switch with 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 (DGS) for wireless broadband Internet application. To reduce the circuit size by using a slow‐wave characteristic, the DGS is used for the quarter‐wave (°/4) transmission line of the switch. To secure a high degree of isolation, the switch with DGS is composed of shunt‐connected PIN diodes. It shows an insertion loss of 0.8 dB, an isolation of 50 dB or more, and power capability of at least 50 W at 2.3 GHz. The switch shows very similar performance to the conventional shunt‐type switch, but the circuit size is reduced by about 50% simply with the use of DGS patterns.  相似文献   
5.
探地雷达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地雷达技术是如今适应快速、准确、无损地探测地下障碍物而迅速发展的电磁技术。文中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并通过结合工程实例来探讨探地雷达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连续波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截获跟踪距离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连续波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导引头工作电磁环境和对武器系统攻击区的影响,建立了热噪声和杂波干扰环境下导引头截获距离方程,分析推导了直波泄漏干扰,地杂波干扰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导弹允许攻击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季广森  刘学超 《物探装备》2002,12(3):188-189
本文着重介绍了可控震源的防寒问题以及在复杂地区作业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天线近场测量的基本原理和HD-1型平面近场测试系统,并对近场测量在实际天线测试中的应用情况、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作了简单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 :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钢纤维掺量、矿渣代水泥量对钢纤维砼强度影响显著。当矿渣取代水泥 10 %时 ,钢纤维砼强度最高。经试验选择出一个具有良好和易性和较高强度 (118MPa)的钢纤维砼配合比 ,为掺磨细矿渣的中含量超短异形钢纤维砼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广泛分析国内外对土壤源热泵实验研究的现状,建立了可以模拟多个地区、多种运行工况的土壤源热泵沙箱实验台,并进行了绝热边界工况短期内取热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