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0篇
  免费   1442篇
  国内免费   800篇
电工技术   418篇
综合类   2415篇
化学工业   351篇
金属工艺   259篇
机械仪表   1260篇
建筑科学   12488篇
矿业工程   1068篇
能源动力   188篇
轻工业   201篇
水利工程   947篇
石油天然气   194篇
武器工业   80篇
无线电   1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77篇
冶金工业   188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30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493篇
  2015年   573篇
  2014年   1344篇
  2013年   821篇
  2012年   1373篇
  2011年   1482篇
  2010年   1402篇
  2009年   1506篇
  2008年   1363篇
  2007年   1679篇
  2006年   1386篇
  2005年   1176篇
  2004年   921篇
  2003年   784篇
  2002年   642篇
  2001年   559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承或连接构件对梁结构的动力学性能有至关重要影响,必须保证其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破坏或者失效。通过合理设计和布局附加弹性支承可以实现对这些重要连接构件所承受约束反力的控制。应用微分变换法推导含附加支承的梁结构支承约束反力及其对于附加支承位置和刚度的灵敏度表达式,并通过优化设计附加支承位置和刚度实现具有弹性约束端的简支梁结构各支承约束反力的平衡,可提高结构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We explore a truncation error criterion to steer adaptive step length refinement and coarsening in incremental-iterative path following procedures, applied to problems in large-deformation structural mechanics. Elaborating on ideas proposed by Bergan and collaborators in the 1970s, we first describe an easily computable scalar stiffness parameter whose sign and rate of change provide reliable information on the local behavior and complexity of the equilibrium path. We then derive a simple scaling law that adaptively adjusts the length of the next step based on the rate of change of the stiffness parameter at previous points on the path. We show that this scaling is equivalent to keeping a local truncation error constant in each step. We demonstrate with numerical examples that our adaptive method follows a path with a significantly reduced number of points compared to an analysis with uniform step length of the same fidelity level. A comparison with Abaqus illustrates that the truncation error criterion effectively concentrates points around the smallest-scale features of the path, which is generally not possible with automatic incrementation solely based on local convergence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3.
4.
王腾  张哲 《岩土工程学报》2019,41(10):1921-1927
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土界面的作用机理是研究桩土摩擦疲劳的关键。针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桩-粉土界面的剪切性能,使用改进的剪切试验装置在恒刚度条件下进行循环剪切试验,研究循环次数、累积位移和法向刚度对其摩擦疲劳性能、循环后单调剪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土在循环剪切过程中,法向应力和剪应力在初始10个循环内随循环数增加快速衰减,随着循环进行,逐渐趋于稳定;单次循环内在剪切位移方向变化时,土体呈现表现出剪缩-剪胀-剪缩交替现象,总体变形呈现剪缩的趋势;循环荷载作用下,粉土界面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随法向刚度增大衰减速率增大,达到稳定的累积循环位移越小;粉土循环后的单调剪切、法向应力恢复的单调剪切的剪应力比小于首次单调剪切试验值,且法向应力恢复的循环后剪切试验的剪胀程度较小,表明循环剪切过程中界面处粉土颗粒棱角破碎,颗粒变得光滑。在对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累积位移、法向刚度和初始应力相关的无量纲累积位移,建立了法向应力和界面摩擦角随累积位移的衰减方程。  相似文献   
5.
双排桩门架—锚杆新型组合支护体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双排桩门架支护结构的受力机理。针对工程实际进行变形分析,提出增设锚杆形成锚杆———双排桩门架式组合支护体系的方法,并与监测数据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6.
在滩海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需要设立立管桩,在环境荷载的作用下,立管桩顶部会发生位移,较大的位移对立管及栈桥的安全很不利,因此需要合理确定单桩的直径。埕岛油田在确定单桩直径时引入了经济直径的概念,文章对经济直径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桩顶位移和桩径经济指数计算公式,并举例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桩径与桩顶位移及桩径经济指数的关系曲线, 进而求得经济桩径的取值范围。文章还对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湿陷性黄土具有遇水发生湿陷、承载力大幅度降低的性质,这种性质直接影响到基础的承载力。为了研究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承载性状,对湿陷性黄土中的3根支盘桩进行预浸水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支盘桩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荷载传递规律与在非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具有相似的性质,桩身各段承载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顺序性,其结果为挤扩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粉喷桩处理软弱地基在祁临高速公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华伟 《山西建筑》2002,28(7):36-3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粉喷桩的所属类型,粉喷桩对软弱地基加固的原因,所适应土质及加固特点,阐述了祁临十八合同段的粉喷桩施工过程及施工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得出粉喷桩处理不良地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柔性桩沉降可靠性的简化分析公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生  龚晓南 《水利学报》2001,32(2):0063-0069
本文提出了结合分层的剪切位移法、摄动法和随机场理论来计算柔性桩沉降可靠度的简化方法,并用随机有限元和蒙特卡洛模拟法对此简化模型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精度较高。通过算例发现,在土的变形模量为小变异的情况下,其概率模型对桩的沉降可靠度影响不明显,因此其概率模型可近似采用正态分布;在土的变形模量为大变异的情况下,其概率模型对桩的沉降可靠度影响非常明显,在选择概率模型时要慎重。对于土的变形模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情况,采用将其当量正态化后的中心点法即使在参数大变异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理想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0.
郑山锁  杨勇 《工业建筑》2002,32(3):32-34,41
提出了底部两层框架 -抗震墙砖房框剪层和砖混层的极限受剪承载力、侧移刚度、极限剪力系数计算公式 ,并基于设置不同数量抗震墙的底部两层框架 -抗震墙砖房的实例计算和弹塑性时程分析 ,给出了结构砖混过渡层与相邻框剪层的极限剪力系数比和侧移刚度比的合理取值及薄弱楼层位置判别和破坏状态评定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