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2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81篇
电工技术   61篇
综合类   181篇
化学工业   456篇
金属工艺   32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354篇
矿业工程   133篇
能源动力   27篇
轻工业   100篇
水利工程   384篇
石油天然气   199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8篇
冶金工业   73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喷淋液滴在空气环境下运动特性为工程背景,建立单个液滴在常温、常压空气环境中的动量方程,分析液滴沉降特性、追赶特性及运动轨迹行为。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喷淋液滴初始条件下,短时间内存在重力大于曳力和重力小于曳力两种情况,但最终减速液滴均会达到受力平衡状态;液滴离开喷淋头后,垂向位移均迅速增大,液滴粒径越大、初始速度越大,垂向位移增长的速率也越大,达到相同位移的用时越短;液滴尺寸、初始速度相差越大,液滴追赶所用的时间越短,追赶位移越小,液滴尺寸、初始速度越接近,液滴追赶所用的时间越长,追赶位移越大;液滴初始速度越大、初始直径越大、喷射角度越大,横向速度消失越慢,达到的横向位移越大,喷射液滴覆盖的面积也越大。计算结果有助于优化工程实际中喷淋系统的设计与布置。  相似文献   
2.
Fluvial processes of erosion, sediment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determine the changing form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 of naturally adjusting riparian zones. Riparian sediment storage has both scientific and management importance in relation to: (i) the quantities of sediment that are involved; (ii) the quality of the sediment; and (iii) the dispersal of biological materials, notably the vegetation propagules that are transported and deposit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sediment. After discus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riparian sedimentation processes, this paper reviews methods for quantifying contemporary sediment deposition within water bodies and their margins. Methods for investigating contemporary riparian sedimentation are given particular emphasi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different methods provide comparable estimates and have been used to support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ediment are outlin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ollowing are stressed: (i) selecting a sampling method that is suited to the sedimentation environment; (ii) incorporating careful cross‐calibration if measurements from different methods are to be combined; and (iii) replicating measurements to give more robust estimates if small traps are employed. It is concluded that artificial turf mats provide a useful design of sediment trap across a range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ecause: (i) their surface roughness reduces problems of sediment removal by flood waters or rainfall; (ii) their pliability permits installation on irregular surfaces; (iii) they can be securely attached to the ground with metal pins to resist high shear stresses from river flows; (iv) they are robust and light and so easily manipulated in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 (v) it is possible to fully recover the deposited sediment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sediment deposited and to support a range of other analyses.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how artificial turf mats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deposited sediment and to explore the associated deposition of viable seeds. This provides one example of the important hydroecological role of riparian sedimentation processes and of the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riparian sediment dynamics.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
利用黄河泥沙加固下游大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是一条举世闻名的多泥沙河流,善淤、善决、善徒给沿河人民带来对过深重灾难,防洪问题一直是国家的心腹之患。泥沙问题是黄河防洪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总结固大堤经验的基础,进行挖河疏浚,淤筑“相对地下河”,已作为黄河治理的一项重大决策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黄河上游龙青段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思路,以达到抛砖引玉,交流和提高电工程地质勘测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永定新河是天津市防洪的北部防线。由于受海相来沙淤积 ,河道行洪能力大幅度下降。针对永定新河治理工程设计中涉及到的河道淤积治理方案、闸位比选、防潮闸结构型式及施工方法、闸下减淤清淤措施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库淤积初步平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库淤积平衡问题对于确定淤积危害程度、可持续利用标准等都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大量已建、在建和规划水库淤积情况,对水库淤积初步平衡后淤积变化趋势与设计淤积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商榷。研究表明,水库淤积初步平衡后,兴利库容淤积发展仍然很快,库尾河床与水位抬升仍在继续,并未最终稳定。水库淤积平衡应该更加注重兴利库容淤积情况和库尾河床与水位抬升趋势,仅仅关注总淤积量变化情况是不够的。从区域长远利益考虑,大江大河上的水库设计淤积年限还应大大加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简述D>0.06mm泥沙的粒析沉降特性及其粒径偏粗的原因。继之对悬沙中粒径大于0.06mm的粒析级配组成机理,及级配组成不同对标准粒径Db与粒析粒径DL关系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Db与DL的比较试验,得出了粗、中、细型悬沙的Db~DL关系和对DL的改正方法。  相似文献   
8.
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储层地震反射假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太平油田位于义和庄凸起北坡东部,主要含油层为馆陶组下段发育的辫状河储层。河流相频繁的决口、改道及辫状河流相砂体发育位置和砂体空间配置关系的特殊性,使得其在地震剖面上产生了反射假象,从而使对辫状河储层层位的追踪及砂体的描述变得异常困难。从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储层的发育特征及地震观测因素出发,阐述了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地震反射假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地震资料分频解释技术和设计多井约束反演可较为准确地识别辫状河储层的反射假象。  相似文献   
9.
水动力作用下太湖底泥的再悬浮通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一平  逄勇  李勇 《水利学报》2007,38(5):558-564
对太湖梅梁湾水体开展了两次野外实验,利用沉积物捕获器收集沉积物,研究了太湖悬浮物的沉降特征,计算了悬浮物的沉降通量和再悬浮通量,并建立了其与风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无机颗粒沉降是悬浮物沉降的主要形式。太湖平均风速在8m/s以内时,总悬浮物、有机物颗粒和无机物颗粒的沉降通量和再悬浮通量均呈现随风速增大而增大的特性,风速大小直接影响悬浮物在垂向的分布及垂向的沉降通量分布,并且相关性较好。该结论说明Gansith公式法适合于计算太湖再悬浮通量。  相似文献   
10.
王勇  韦帮森 《给水排水》2007,33(5):38-40
徐州市雁群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治理工程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可生化性差、氨氮含量高等特点,采用了吹脱-混凝沉淀-A2/O的处理工艺.介绍了工艺的设计参数、特点、运行情况和技术经济参数,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