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94篇
  免费   1916篇
  国内免费   364篇
电工技术   2344篇
综合类   1585篇
化学工业   1512篇
金属工艺   146篇
机械仪表   874篇
建筑科学   2955篇
矿业工程   17368篇
能源动力   1430篇
轻工业   688篇
水利工程   370篇
石油天然气   418篇
武器工业   74篇
无线电   5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29篇
冶金工业   761篇
原子能技术   54篇
自动化技术   1170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722篇
  2022年   698篇
  2021年   1189篇
  2020年   1307篇
  2019年   1196篇
  2018年   493篇
  2017年   858篇
  2016年   1122篇
  2015年   1449篇
  2014年   2396篇
  2013年   1803篇
  2012年   2256篇
  2011年   2073篇
  2010年   1678篇
  2009年   1629篇
  2008年   1580篇
  2007年   1340篇
  2006年   1160篇
  2005年   1120篇
  2004年   943篇
  2003年   835篇
  2002年   661篇
  2001年   547篇
  2000年   599篇
  1999年   455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433篇
  1996年   427篇
  1995年   390篇
  1994年   335篇
  1993年   284篇
  1992年   237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220篇
  1989年   24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重构土壤材料配比的土壤改良和苜蓿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露天矿区土地生态修复中表土稀缺和土壤贫瘠难题,从充分利用矿区当地常见的原材料出 发,利用风沙土、红黏土、煤矸石、玉米秸秆及腐植酸为原料,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后进行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配比下 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优选适宜于该地区的重构土壤配比。 结果表明:利用风沙土、 红黏土、煤矸石、玉米秸秆及腐植酸重构土壤具有可行性;不同重构土壤配比均可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 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促进紫花苜蓿生长,但不同配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与纯风沙土(CK)相比,不同 重构土壤配比下紫花苜蓿生物量、根长、根直径和根表面积分别提高了 19. 05% ~ 624. 76%、17. 99% ~ 131. 80%、 17. 72% ~ 239. 20%和 33. 01% ~ 650. 45%。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生物量与基质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性存在协 同效应。 综合来看,风沙土与红黏土按 1 ∶2 复配,同时添加 15%煤矸石、5%玉米秸秆及 0. 05%腐植酸,土壤重构效果 最佳。 该研究为矿区土壤重构及降低土地生态修复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某炼油厂90 t/h自然循环燃气锅炉燃烧器低氮改造后,运行调整总是不太理想。在40%~90%负荷工况下,出现炉膛和过热器的高温/低温段、省煤器两侧烟气温度(烟温)偏差大,NOx、氧含量及颗粒物排放浓度较高的问题。经过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4个燃烧器配风不均。针对此问题,对4个燃烧器配风进行了优化调整,优化后的锅炉省煤器α/β侧烟气温差较原来减少30℃,炉膛内部两侧温差较原来减少9℃,过热器高温/低温段温差较原来减少40℃/30℃,各侧点温度α侧变化较大,β侧变化较小。NOx平均质量浓度下降了近100 mg/m3;颗粒物质量浓度由16.3 mg/m3降低到5.8 mg/m3。有效地解决了锅炉两侧燃烧偏烧和氧气分布不均匀及NOx、颗粒物排放浓度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预测输电网系统在强风作用下的响应,并开展高效精准的性能评估,文章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风致易损性评估框架。以某具备健康监测系统的输电塔结构为例,首先对监测数据进行清洗和重构,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建立荷载输入和响应输出的等效映射模型,然后通过数值模拟生成灾害强度均匀的风场数据并由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输电塔关键杆件响应,计算不同性能水准的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经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涵盖实际工程中存在的各类不确定性因素,有效映射复杂风环境下输电塔结构的动力响应。提出的框架方法可以避免单纯通过数值模型制备大量动态响应数据,更高效地进行输电网系统风致易损性评估。  相似文献   
4.
张杰 《机械管理开发》2020,35(6):112-113
针对现有通风监测系统因存在的风量监测波动量大、可靠性差而无法对井下突发的瓦斯、粉尘突出事故进行及时报警和控制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煤矿井下通风监测与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地对井下巷道内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自动调整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巷道内的空气质量安全,同时能够及时进行报警,指引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可有效确保煤矿井下综采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王振军 《中州煤炭》2020,(11):43-46
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巷道内瓦斯运移规律,摸清瓦斯流动的状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理论分析得到了工作面风流特性及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得到了瓦斯异常释放后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变化情况及工作面正常工作瓦斯浓度分布,然后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相似。研究为工作面瓦斯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苏林军  佟友 《矿山机械》2020,48(4):71-73
铁煤集团大兴矿(以下简称"大兴矿")2019年产240万t,井田位于铁法煤田的西南角,火成岩侵入及地质构造复杂,煤层破坏程度严重[1-2]。受火成岩影响,煤层瓦斯含量大幅增加[3-4],渗透性能差,力学强度低,煤的含水率低,自然发火期较短,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采煤过程中,防治自然发火是重中之重,综采设备在设计初期未考虑实施灭火的操作空间,为此,笔者提出通过改造综采设备增加实施灭火的操作空间,降低出现自然发火灾害时防治的难度,保证采煤安全。  相似文献   
7.
针对济宁二号煤矿主通风机的使用状况,介绍了一种主通风机不停风倒机系统,论述了该套系统的主要功能、现场应用效果。矿井主通风机不停风倒机系统采用两套S7-300系列PLC互为冗余,一用一备。该系统投入使用后不仅缩短了倒机时间,同时克服了传统倒机方式下倒机过程中井下无风的技术难题,对于保障井下矿工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伟刚 《现代矿业》2020,36(1):201-203
为了极大限度地提高本煤层预抽效果,以马兰煤矿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马兰煤矿的瓦斯赋存情况和现阶段所采取的抽放措施,从抽放钻孔的孔径、孔深、布置方式、封孔质量和增加煤层透气性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表明,以上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本煤层预抽抽放效果,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王立青 《江西煤炭科技》2020,(3):206-208,211
以王坡煤业3316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高地应力松软煤层顺层瓦斯抽采钻孔施工影响因素,采用螺旋钻进自排渣的钻孔施工工艺以及新材料径向膨胀主动承压式注浆封孔工艺,并与原工艺进行了现场对比试验分析,优化后的瓦斯抽采工艺应用效果显著,有效解决了瓦斯抽采成孔及封孔问题,能够满足安全高效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1前言水泥窑分级燃烧减排NOx技术是通过对窑尾分解炉的温度场、流场和化学反应及分解炉结构、煤粉分级燃烧等的综合研究,实现降低NOx排放浓度的有效方法。其减排效率可以达到30%左右,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年减排NOx量可达到1100t左右。减少污染物排放可获得显著的环境效益,同时优化回转窑的运行条件(减少煅烧系统引入干扰),降低企业生产运行成本(可大量减少额外的非碳系还原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