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57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79篇
化学工业   122篇
金属工艺   40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135篇
矿业工程   265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66篇
水利工程   117篇
石油天然气   400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篇
冶金工业   111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特征认识对煤层气开发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在资源特征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发现煤层气相邻井的产量差异仍较大。排除工程因素后,通过选取8类地质参数,细致比对了保德区块低产井与邻井的参数特征,筛查出其关键因素为煤层微幅构造与顶板封盖条件,其中以微幅构造为主。据此,重新认识并划分出区块新的次生褶皱背斜单元、向斜单元和斜坡单元,获得了不同次生褶皱构造单元的开发特征。结果表明,高、低产井分布与次生褶皱背斜、向斜相关性高达92%。其中:高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背斜变化较缓、呈隆起状的“平台”,且煤层顶板以泥岩、碳质泥岩为主,封盖性较好;低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向斜,同一井台各井开发效果差异表现为从向斜条带轴部—向斜条带内—向斜条带外的煤层气井平均单井产量不断增加,到向斜轴部的距离大于向斜曲率半径73.5%的范围为主力产气区,小于向斜曲率半径40.0%范围为产水主力区。这对煤层气新井部署、生产管理、开发调整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旱田改水田是一项农业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的主要内容,因而忽视水田也有中低产田的理念.而实际上根据黑龙江省气温低、地温低、水温低,由于潜育化、盐碱化、沙化等也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形成约占20%的中低产水田,值得关注.文章呼吁有关部门应开始对我省中低产田水田研究,摸清现状,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对试验资料的定量分析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利用“雄风“4.1专家系统工具,建立了河套灌区秋浇管理决策专家系统,包括早秋浇的原因和优点、秋浇决策预报、保墒调墒措施方案的确定及地下水位动态预报四个子系统.对提高灌区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及推广该项技术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C的影响因素及其修正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C理论认为,只有油气成因的蚀变碳酸盐在500~600℃温度下产生热分解.作者通过实验认为,其它成因的次生碳酸盐也可在500~600℃下大量分解.换句话说,这些次生的非晶质的碳酸盐(包括△C)可能是该温区分解的主要物质.鉴此,作者根据它们之间函数关系,对其测值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5.
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生产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生产抗癌新药紫杉醇是目前生物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分离、克隆与遗传转化等方面最新研究结果进行评述 ,指出通过紫杉醇次生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基因改造及遗传转化 ,构建高效表达紫杉醇或其重要前体紫杉烷的基因工程细胞株 ,并建立其相应的基因表达调控方法 ,是解决紫杉醇药源问题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造纤维》2002,32(3):4-5,21
  相似文献   
7.
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储集层特征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营凹陷可分为北部陡坡带、中央隆起带和南部缓坡带,由于地质背景有差异,古近系砂岩储集层在不同地区的特征不同:北部陡坡带以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沉积为主,进入晚成岩期的时间早,深度浅,次生孔隙发育中等,主要分布在1650-2450m深度,3200-3500m深度存在第二次生孔隙带,碳酸盐溶蚀和胶结作用在垂向具有分带性;中央隆起带以浊积扇砂岩为主,但由于断裂发育,酸性水活跃,进入晚成岩期的时间也较早,次生孔隙最发育,又分布范围大,1800-3500m深度均发育次生孔隙,碳酸盐胶结弱,储集层物性最好;南部缓坡带以滨浅湖和三角洲沉积为主,进入晚成岩期的时间晚,次生孔隙发育少,北部和中部物性相对差。图4表1参31  相似文献   
8.
柴西南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次生孔隙分布及成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的沉积岩石学研究表明,柴西南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次生孔隙发育在1700-3900m深度范围。在红柳泉和跃进地区发育2个次生孔隙带,绿草滩乌南一弯西地区只有1个次生孔隙带。次生孔隙的成因主要是有机质演化过程中释放的有机酸和CO2形成的酸性水对碳酸盐胶结物、长石和岩屑等塑性物质的溶解。次生孔隙的发育和分布纵向上受控于烃源岩成熟时间,平面上受控于酸性水分布范围,此外还与沉积砂体所处的沉积相带和构造断裂的发育程度有关。图3参13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拟开发的洮儿河灌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根据调查、测试资料,从生态、局地气候、人群健康、地下水、盐渍化、沼泽化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并针对有关环境问题及不利影响提出工程、生物的防治措施和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北东向基底断裂中、新生代“隐性”活动对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高产和成藏有明显控制作用。采用渗透率异常频率分析方法,预测了盆地中东部地区上古生界裂缝的分布,并建立了裂缝发育与基底断裂之间的成因关系,指出基底断裂后期活动不仅对盆地上古生界致密储集层的裂缝发育有控制作用,而且对天然气成藏有促进作用。应该重视盆地北东向基底断裂发育区次生天然气藏的勘探。图7参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