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冉华文 《上海染料》2004,32(5):47-48
C.I.分散黄3是一只重要的单偶氮型分散染料品种,最早是为醋酸纤维印染而开发的,而后在涤纶及其混纺、锦纶、氯纶上也有所应用,并适于转移印花。该染料同时也是C.I.溶剂黄77、黄100,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也适于塑料着色。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节腈氯纶在纬纱中的含量及织物组织结构,可获得阻燃性、耐光性、麻型感较好的织物.纬纱中腈氯纶占90%时,织物阻燃性能最好;占80%时,织物达到阻燃要求.织物在垂直于阻燃纱线方向上的阻燃性能优于平行方向.缎纹组织的阻燃能力稳定性优于平纹和斜纹.腈氯纶在阻燃的同时还可提高织物的耐光性.腈氯纶/汉麻纤维阻燃织物非常适合窗帘、沙发布、车内织物等用途.  相似文献   
3.
以阻燃粘胶纤维和腈氯纶为原料,通过控制以上两者不同混纺比制备了阻燃织物。根据热重分析(TG)探讨出阻燃粘胶与腈氯纶最佳混纺比为40/60,通过运用热分解动力学计算出阻燃粘胶/腈氯纶混纺比为40/60时混纺织物的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G(α)=[-ln(1-α)]~n,并表明其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属于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  相似文献   
4.
PVA-PVC共混纤维即阻燃性优良的维氯纶.本文介绍其制备过程的特点,包括对PVC乳液的要求、PVA与PVC的共混纺丝、共混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等.最后,介绍了维氯纶的2个主要特点─—染色性和阻燃性的研究结果.这一研究结果指出,维氯给的两相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染色性,维氯给的LOI值可达36%.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混添加法,将载银活性炭与丙烯腈偏氯乙烯共聚体共混,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湿法纺丝,制成一种新型抗菌吸附多功能纤维,探讨了所制得的纤维的结构与性能。通过SEM、DSC、TG和力学性能测试对所制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合纺丝的载银活性炭含量在15%~20%(质量分数),在此范围内制得纤维力学性能良好,载银活性炭的载银量〉0.02%,具有较好的抗菌功效。  相似文献   
6.
阻燃腈氯纶纤维浅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纤维的燃烧过程及纤维阻燃性的衡量标准,阐述了阻燃腈氯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和国外典型腈氯纶纤维的应用,分析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论述腈氯纶纤维的阻燃原理,影响因素及阻燃特性,介绍其纯纺和混纺织物的阻燃性及通过的阻燃标准,分析腈氯纶与阻燃整理和涂层相比的优势和重点应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腈氯纶纤维的组成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它的发展历史和开发现状,并全面地介绍了腈氯纶的物理、化学、阻燃和耐霉菌、细菌、蛀虫及染色性能,系统地论述了在服装、阻燃装饰织物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钱程 《安徽纺织》1998,(4):12-14,16
本文在分析腈氯纶纤维组成及腈纶纤维燃烧过程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腈氯纶纤维的阻燃机理。介绍了国内外腈氯纶纤维主要品种及特点,并概述了腈氯纶纤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PVA-PVC共混纤维即阻燃性优良的维氯纶,本文介绍其制备过程的特点,包括对PVC乳液的要求、PVA与PVC的共混纺丝、共混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等。最后,介绍维氯纶的2个主要特点-染色性和阻燃性的研究结果。这一研究结果指出,维氯纶的两组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染色性,维氯纶的LOI值可达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