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8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研究阴香果实花色苷、原花青素及果胶的提取技术,以对其进行综合利用。以水为溶剂、5W/mL超声波处理,经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表明,同时提取阴香果实3种活性成分的最佳条件为pH1、液料比13(mL/g)、50℃浸泡60min、5W/mL超声90s,经2次提取花色苷、原花青素及果胶提取率分别为92.55%、95.65%及96.51%。DM301树脂与提取液以1:40比例混合,花色苷及原花青素的吸附率分别为94.58%和96.63%,解吸率分别为96.47%和94.66%。以体积分数80%的乙醇溶液、1BV/h流速动态洗脱,洗脱峰体积为柱床体积的40%,花色苷和原花青素的洗脱率分别为92.23%与93.11%。结果表明水为溶剂、经超声波处理及树脂分离是同时提取阴香果实3种活性成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及半制备HPLC 纯化的阴香果实花色苷样品,研究阴香花色苷清除DPPH 自由基的活性及温度、光照、pH 值对花色苷清除DPPH 自由基的影响。结果表明:阴香花色苷对DPPH 自由基半清除剂量IC50 = 4.6μg/ml;花色苷溶液100℃处理5h 及130℃处理30min 对DPPH 自由基清除率显著下降,pH 9 处理3d 及pH10 处理2d 自由基清除率,625 ~3418 lx 光照8d 自由基清除率与处理1d 无显著差异,14~70.8klx 太阳光对花色苷清除DPPH 自由基活性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思梅  张镜 《食品科学》2009,30(22):77-80
阴香花色苷粗提物石油醚除脂后,以大孔吸附树脂DA201、DM301、DS401、D101 和 DM-18 进行了纯化技术的研究。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DM-18 对阴香花色苷的吸附力最强,吸附量57.93mg/g,静态吸附平衡时间120min,80% 乙醇溶液的解吸率88.47%。DM-18 吸附花色苷动态解吸参数正交试验结果是:70% 乙醇最适洗脱剂、流速0.75BV/h 及pH3.0。  相似文献   
4.
黄思梅  张镜  张京维 《食品科学》2010,31(13):69-73
以半制备HPLC 纯化制备的阴香果实花色苷为样品,研究物理因子及无机盐与阴香花色苷溶液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阴香花色苷溶液100℃条件下的半衰期为4.7h,室内散射光下贮存40d 的保存率为92.702%,pH1.0~6.0 溶液贮存40d,阴香花色苷时的保存率高于90.0%;0.001~0.01mol/L 的NaCl 溶液、FeSO4 溶液对阴香花色苷具有护色或增色效果,0.001~0.1mol/L 的CuSO4 溶液或KCl 溶液对阴香花色苷具加速降解的作用,阴香花色苷在0.001~0.01mol/L 的ZnSO4、Mg(NO3)2 及0.001~0.05mol/L 的Ca(NO3)2 溶液中,保存率与不含无机盐的保存率无显著差异,但高浓度的ZnSO4、Mg(NO3)2 及Ca(NO3)2 溶液有促进阴香花色苷降解的作用。研究表明阴香花色苷的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阴香成熟果实果皮黑紫色,鲜果花色苷含量1.127%。提取阴香果实花色苷前先将果实煮沸、搅拌。阴香鲜果沸水内煮沸12min,果实裂口率为99%,经搅拌后果肉组织解体、果肉果核分离。阴香果实处理后的物料以70%乙醇溶液、pH3、料液比1∶2(w/v),以温度40℃、浸泡20min浸提花色苷,3次浸提花色苷提取率97.15%。  相似文献   
6.
阴香果实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半制备HPLC纯化的阴香果实花色苷为供试样品,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 阴香果实花色苷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的半抑制剂量(IC50)分别为:5.46、7.60、78.25、173.74μg/mL,总抗氧化活力和还原力明显高于VC,金属离子螯合力与EDTA相当。研究表明阴香花色苷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与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张镜 《广东化工》2007,34(6):2-34,41
阴香的用途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阴香叶斑病的危害使感染树叶片树体的叶色变黄、树势衰弱,严重影响了其使用价值与经济价值。本文报道多菌灵Carbendazim、代森锌锰(Dithane M45代森锰锌)、露易、腈福、高登、菌可得、炭疽福美(thiram ziram)、菌速克可湿性粉剂及叶青双等10种杀菌剂对阴香叶斑病病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25%火把可湿性粉剂对阴香叶斑病病原菌菌落生长的速率、孢子的萌发率及叶片感染率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为露易和腈福2种杀菌剂,其余7种对阴香叶斑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8.
阴香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骆焱平  郑服丛  谢江 《现代农药》2005,4(2):31-32,43
用不同溶剂对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 (Nees) Bl] 叶进行提取,以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阴香叶的氯仿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好;氯仿提取物对西瓜枯萎菌、芒果炭疽菌、香蕉枯萎菌和香蕉炭疽菌的EC50分别是0.3193mg/ml、0.1552mg/ml、0.0226mg/ml、0.019 2 mg/ml,其中提取物对香蕉炭疽菌的毒力最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烘干法、蒽酮比色法、凯氏定氮法、索氏浸提法、盐析法、比色法和正丁醇- 盐酸法分别测定阴香果实的含水量、总糖、蛋白质、粗脂肪、果胶、花色苷和原花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阴香果实鲜果含水量为52.29%,果肉、果核的含水量分别为64.69%、30.99%;果肉、果核占鲜果质量百分比分别为64.06%、35.88%;干果果肉总糖、蛋白质、脂肪、果胶、原花青素、花色苷的含量分别为19.08%、5.49%、23.91%、1.16%、1.27% 和1.62%;干重果核总糖、蛋白质、脂肪、果胶和原花青素的含量分别为5.12%、9.27%、61.15%、10.46% 及3.47%,果核中不含花色苷。研究表明,阴香果实中富含天然活性产物等多种可开发利用的成分,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阴香叶的挥发性成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CO_2萃取阴香叶片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0 MPa、温度45℃、萃取时间90 min。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并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显示,从阴香叶挥发油中鉴定出了33种化合物,总计占总峰面积的92.69%,其主要成分为龙脑47.23%,α-松油醇2.12%,乙酸龙脑酯5.42%,香豆素13.20%,匙叶桉油烯醇3.17%,石竹烯氧化物2.88%,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2.58%。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阴香资源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