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9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以特殊结构的纳米无机体材料为骨架,采用无皂工艺合成的以有机硅材料进行改性的具有LIPN结构的丙烯酸酯类水分散体的性能及其产业化实践的情况,并对以该水分散体开发的水性木器涂料的性能作了对比说明。实践表明,以该丙烯酸水分散体开发的水性木器涂料较好地解决了目前水性木器涂料在硬度、光泽度、丰满度、回粘温度等方面不如溶剂型涂料的弱点,且该分散体的合成工艺独特、成本低廉,利于产业化和下游厂家开发使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丙烯酸类物质为功能性单体,以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 A),1,6-己二醇二烯丙酯(HDDA),二乙烯基双螺二氧环十一烷(DTU)为交联剂,分别合成了三种不同的具有乳液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L IPN)的聚合物。系统研究了不同交联剂和用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适量交联剂形成L IPN有利于乳胶储存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几种乳液聚合新技术,如核-壳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乳胶型互穿网络聚合(LIPN)等,并对它们在功能型含氟乳液涂层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PSt/PBA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PSt/PBA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着重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交联剂及加料方式对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环氧-丙烯酸LIPN,通过对聚合物乳液的收率和Ca2 稳定性的测定,对环氧树脂用量、复合乳化剂的配比、复合乳化剂用量、聚合工艺、水溶性单体以及引发剂用量等影响环氧-丙烯酸LIPN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聚氨酯—丙烯酸酯LIPN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种子乳液种类、加料方式、引发剂种类、核壳比对聚氨酯-丙烯酸酯LIPN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及PU-A的LIPN应用。  相似文献   
7.
多组分丙烯酸酯LIPN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多组分丙烯酸酯LIPN的乳液性能和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网络的配比和组成影响LIPN的乳液性能和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DSC、TG、溶胀性测定等分析方法,对环氧树脂/聚(丙烯酸丁酯一苯乙烯一甲基丙烯酸甲酯)[EP/P(BA-St-MMA)]半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semi-LIPN)中环氧树脂对体系的玻璃化转变、热稳定性、溶胀性、成膜性及乳胶膜的吸水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EP与丙烯酸酯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大EP用量,实际上提高了丙烯酸酯聚合物的交联密度,从而使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而该semi-LIPN弹性体的溶胀性则略有降低;在热稳定性实验中,虽然EP的分解温度一致,但交联聚丙烯酸酯的分解温度提高;实验范围内,EP对乳液的成膜性影响不大,但可显著降低乳胶膜的吸水性,并提高乳液对基质的粘附力。  相似文献   
9.
动态力学粘弹性频率谱对离聚体乳胶IPN阻尼机制的研究E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离聚体乳胶IPN(Io-LIPN)新型阻尼材料,用动态力学粘弹性频率谱对离聚体乳胶IPN阻尼机制的研究,计算了表观活化能,进一步揭示了阻尼机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丙烯酸2 - 乙基己酯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 LIPN) ,讨论了其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为其进一步工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