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52篇
化学工业   450篇
金属工艺   47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70篇
矿业工程   30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4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118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elected aromatic amides were used to model the chemical reactivity of aromatic polyamides found in thin‐film composite reverse osmosis (RO) membranes. Chlorination and possible amide bond cleavage of aromatic amides upon exposure to aqueous chlorine, which can lead to membrane failure, were investigated. Correlations are made of the available chlorine concentration, pH, and exposure time with chemical changes in the model compounds. From the observed reactivity trends, insights are obtained into the mechanism of RO membrane performance loss upon chlorine exposure. Two chemical pathways for degradation are shown, one at constant pH and another that is pH‐history dependent. An alternative strategy is presented for the design of chlorine‐resistant RO membranes, and an initial performance study of RO membranes incorporating this strategy is reported.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0: 1173–1184, 2003  相似文献   
2.
直接氯化法合成对硝基氯化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对硝基甲苯和氯气为原料 ,在催化剂存在下合成对硝基氯化苄的方法 ,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溶剂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优化的反应条件为 :对硝基甲苯用量 1 3 7g,对硝基甲苯 /邻二氯苯 (摩尔比 ) =1∶ 0 .6,w (偶氮二异丁腈 ) =0 .6% ,反应时间 3 h,反应温度 1 60℃ ,产物单程收率大于 65 % ;将反应混合物中未反应的原料分离后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结晶纯化 ,物料 /溶剂 (摩尔比 ) =1∶ 1 .5时晶体含量在 99.0 %以上 ,结晶收率达 67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2,4-二氯氟苯合成的新方法。以对氯硝基苯为起站原料,经氟化反应、硝化反应及氯化反应制得2,4-二氯氟苯,总收率达59.0%。本合成路线工艺简单、操作安全、原料易得、成本低廉,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由对氯甲苯经催化氯化制取2,4-二氯甲苯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333K,催化剂《SbCl_3)用量1.5%时,对氯甲苯转化率为59.7%,2,4-二氯甲苯的收率为45.13%。  相似文献   
5.
五氯吡啶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吡啶为原料,氯气为氯化剂,通过固定床催化反应合成了五氯吡啶。为此,在分析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分别以第Ⅱ、Ⅷ和IB族的金属盐类或其混合物为活性成分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并在493-663K、空速200—1200hr^-1、吡啶/氯气摩尔比(R)1:6—1:12范围内,对上述各催化剂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Ba、Ca、La、Rh等金属的盐类混合物对本反应有较高的活性,收率高达95%,纯度96%(GC)。同时还获得了针对该催化剂适宜的工艺参数:温度590-650K,空速600-800hr^-1,R为8.5。  相似文献   
6.
采用天然沸石作为甲苯氯化催化剂再加入助催化剂,进行甲苯氯化反应研究,探讨氯化工艺及各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转化率达到99.7%,一氯甲苯产物中55%为对氯甲苯.  相似文献   
7.
Ed W.B de Leer 《Water research》1985,19(11):1411-1419
In harbour sediment samples taken near an epichlorohydrin production plant, a series of highly chlorinated ethers and diethers were detected viz. three isomeric bis(dichloropropyl)ethers, several structurally closely related ethers with 9 carbon atoms (C9 ethers), a number of C12 ethers and diethers, and finally several C15 ethers. The formation of this new class of ether compounds can be expla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chemistry of the addition of HOCl to allylchloride. After initial addition of Cl, a reactive intermediate is formed which may react with the product dichloropropanol, to give the C6 ethers, or may polymerize with the starting compound allylchloride followed by reaction with the product, to give the C9, C12 and C15 ethers.  相似文献   
8.
浅析铂钯精矿的提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绍勇 《铜业工程》2003,(2):36-37,45
本文简述湿法工艺提取铂钯金属精矿的工艺技术及主要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9.
温旺光 《钢铁钒钛》2003,24(1):8-15
研究了钛铁矿选择氯化制取人造金红石反应的Fe-Ti-C-O2-Cl2系平衡图,计算了氧与某些氯化物相互作用的自由能变化,采用“通氧一步选择氯化法”,解决了选择氯化“自热”反应持续进行的技术关键,对反应参数进行了实验室,半工业和工业化生产试验研究,研究证明,选择氯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是“固体颗粒粒度保持不变的缩核反应模型”,动力学区的活性能为34.33kJ/mol;扩散区的活化能为0.80kJ/mol,研究开发的无筛板沸腾氯化炉可以长期稳定地连续运转,生产出的人造金红石品位为92.10%,经摇床和磁选,品位达到95%,床层单位炉产能达12.4t/(m2.d),该工艺和设备已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饮用水氯化中氯仿形成的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黄腐酸(FA)为卤仿前驱物质,分别测定不同投氯量、TOC水平、温度以及pH值对CHCl3形成速率的影响,确定出CHCl3形成的动力学模式。该模式可用于预测投氯后的管网水中CHCl3的形成量,以便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饮用水符合国家规定CHCl3〈60μg/L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