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3篇
能源动力   7篇
水利工程   14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平 《水资源研究》2007,28(1):46-46
2007年1月5日至6日,由湖北省水利学会水文水资源局分会、湖北省气象学会水文气象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及珠海分院承办的2006年度湖北省水文气象学术交流年会在美丽的沿海开放城市-珠海市召开。来自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水利厅、长江委水文局、珠江委水文局、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空军武汉基地、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区域气候中心、省汉江河道管理局、省漳河工程管理局、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省田关水利工程管理处、省金口电排站管理处、省吴岭水库管理局、省高关水库管理局、珠海市水务局和省水文水资源局等单位的代表5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中华水塔”地区正面临着以“变暖变湿”为主的气候变化。受气候及下垫面条件的综合影响,区域水资源显著增加,各流域产流机理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特征。基于“中华水塔”区域1956—2020年水文气象资料,通过趋势、突变、距平等分析方法,分析其水文要素和产流规律的变化趋势、特征及相互之间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华水塔”区域气温显著升高,蒸发能力总体增强,区域进入丰水期,降水、径流显著增加,在同等降水径流尺度下,黄河源区产流能力有所降低,长江、澜沧江源区产流能力明显增强;气温升高、降水量持续偏丰以及流域前期影响雨量(蓄水量)增加、枯季径流比例提高、下垫面生态持水能力增强是引起区域产流规律变化、水资源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三峡水库实时调度水文气象预报应用风险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量化水文气象预报误差对水库实时预报调度的影响,以三峡水库为例,基于其历年水文气象预报信息的误差分析成果,假定入库过程,并叠加对应不同概率的预报误差,以此作为水库调洪演算模型的输入。分析了不同预见期、不同保证率水文气象误差条件下,不超过风险控制点的库水位指标,提出了三峡水库实时预报调度风险控制策略,可为水库科学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积雪时空变化作为表征增暖背景下冰冻圈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1961—2016年中国545个气象观测站的积雪日数、积雪深度日值数据和3个海气环流因子,通过多种统计方法,诊断中国积雪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积雪与海气环流因子的时频相关性。结果表明:(1)1961—2016年中国积雪日数和深度在波动中呈缓慢增加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年代分段变化特征。中国积雪日数和深度均具有30a和50a的周期振荡特征,其中积雪深度在1969年发生突变。(2)1961—2016年中国气候态积雪日数和深度具有明显的南低北高的空间分异特征,尤其是东北、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的积雪较多分布。中国积雪多寡具有明显的年代和区域分异特征。(3)在变化趋势上,1961—2016年中国积雪日数在东北和内蒙古东部趋于增多;而积雪深度除上述区域外,在华北、西北和江淮东部也趋于增多。在波动特征上,中国积雪日数和深度在华南南部、云南和四川东部波动较大,其它地区波动相对较小。(4)与海气因子时频关联性上,中国积雪与不同海气因子关联性不同,且与同一因子在不同时段的关联性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为保障救灾工作顺利进行而开展的水文气象预报应急保障实践。介绍了在舟曲流域水文资料短缺的条件下,编制舟曲堰塞湖除险应急水文预报方案的方法、方案编制流程和方案应用效果。方案编制后,为舟曲堰塞湖除险、安全度汛提供了准确和有效的洪水预报成果,为舟曲堰塞湖除险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总结了此次预报实践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长江江源高寒地区气候变化对水文环境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江源高寒地区的水文气象要素(气温、降水、蒸发、径流)和水文环境(冰川、冻土、积雪、湿地、沼泽、植被)已受到重大影响。尤其是随着气候变暖,长江江源地区出现了冻土及冻土环境退化、植被退化、冻融侵蚀和土地荒漠化的四大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该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对水文气象要素和水文环境影响研究现状的辨析,从国家需求和科学问题两个层面上,提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这对于促进长江、黄河上游地区和岷江、大渡河、嘉陵江的河源区生态屏障建设,特别是保障三峡库区水资源安全利用研究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收集整理九龙河流域水文气象监测站点实测监测的气温、降水、蒸发、径流等系列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流域水文气象因子演变趋势,得出流域气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升高,降水量自1983年以来持续小幅减少,流域为半湿润区,径流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线性大幅减少等结论。为流域综合治理、经济社会建设、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汤旺河流域上游区域的地理概况,并从降水、径流、蒸发、洪水、枯水、冰情、水资源等方面论述了该流域的水文特征,分析了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依据漳河水库流域1963—2008年水文气象资料,利用R/S法对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地区未来气温、蒸发量、降雨量和入库径流量可能呈缓慢减少的变化趋势,但变化趋势的随机性成份可能很大,因此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干旱或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2)1995年为突变点,前后两个系列的统计特征值均具有明显的差异,已经不符合“一致性”的要求;(3)流域人类活动日趋频繁,使得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流域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电力工程水文气象专业的作用、专业范围、专业技术发展、计算机应用及其科研课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专业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