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5篇
  免费   583篇
  国内免费   254篇
电工技术   4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13篇
化学工业   153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933篇
矿业工程   504篇
能源动力   161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1584篇
石油天然气   2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篇
冶金工业   70篇
原子能技术   30篇
自动化技术   9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寒区河道凌汛灾害河势“弯道效应”的量化评估十分重要。基于分形理论提出河道横断面-纵剖面-平面多维度河势分形维数计算方法及其物理机制,并探讨黄河内蒙古段不同维度河势演变分形特征及其与凌汛灾害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黄河内蒙古段不同维度河势均具有多尺度自相似分形特征,且具有多年记忆周期的长程相关性;冰坝(严重性冰塞)发生频次与河道主槽弯曲分形维数呈正相关指数型函数关系,与河相系数、深泓点高程和河段平均底坡分形维数负相关,与水深-面积分形维数正相关,总体表明冰坝灾害更易发生于主槽偏移摆动大、蜿蜒曲折、河湾发育程度高的宽浅型弯曲河道,研究成果可为凌汛期冰塞冰坝灾害易发河段诊断及预测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邢茂林  阴静慧 《中州煤炭》2020,(1):169-173,177
煤炭开采造成上覆岩层破裂、移动,破坏了矿区含(隔)水层结构,改变了地表水及地下水循环演化状态,对浅表层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引发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为深入研究沙漠地区厚煤层开采给潜水位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毛乌素沙漠金鸡滩矿为例,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沙漠区厚煤层开采潜水位的变化,并通过采动潜水位监测数据验证了预测结果。调查分析了研究区及周边地表生态环境现状,预测采后潜水位基本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We study a two-stage stochastic and nonlinear optimization model for operating a power grid exposed to a natural disaster. Although this approach can be generalized to any natural hazard of continuous (and not instantaneous) nature, our focus is on wildfires. We assume that an approaching wildfire impacts the power grid by reducing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its overhead lines. At the time when proactive decisions have to be taken, the severity of the wildfire is not known. This introduces uncertainty.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previous work by more realistically capturing this uncertainty and by strengthening the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formulation through standard reformulation techniques. With these reformulation techniques, the resulting two-stage, convex mixed-integer quadratically constrained programming formulation can be efficiently solved using commerc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solvers as demonstrated on a case study on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IEEE 123-bus test system with 100 scenarios. We also quantify the uncertainties through a second case study using the following three standard metrics of two-stage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the expected value of perfect information, the expected result of using the expected value solution and the value of the stochastic solution.  相似文献   
4.
温度是生物净化滤柱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生物净化滤柱处理模拟含氨氮、铁、锰地下水,考察水温从约25℃降到约6℃过程中氨氮、铁、锰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出水氨氮、总铁、锰的浓度分别低于0.15mg/L、0.1mg/L、0.05mg/L,均低于国家标准。出水总铁、锰均未受到水温下降的影响,但是出水氨氮浓度逐渐从约0.02mg/L升高到约0.12mg/L。进一步分析发现,铁主要在滤层的0~0.4m段去除,去除效果没有受到水温变化的影响。氨氮、锰主要在滤层的0~0.8m段去除,其沿程浓度均随水温降低而明显升高。氨氮、锰的生物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水温为24.6℃、15.3℃、6.7℃时,两者的动力学常数k分别为0.154min-1、0.186min-1,0.143min-1、0.175min-1,0.103min-1、0.163min-1;半反应时间t1/2分别为4.51min、3.72min,4.83min、3.96min,6.72min、4.24min。随着试验水温的降低,氨氮、锰的去除效果明显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凉水河下游取河床底泥及河床下部土样,分析其NH3-N、磷和有机物的变化,发现底泥对NH3-N和磷的去除发挥了很大作用,分别是下部土壤吸附量的10倍和1倍多;土中5种氯代烃均有检出,是河水长期渗漏积累的结果。凉水河流域内的野外试验结果表明,凉水河对地下水存在污染,污染组分主要是CODCr,NH3-N也有一定污染,其他无机污染组分如NO3-N,Cr6+,TP和Pb2+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氯代烃对地下水也有一定影响。据推测,凉水河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大概在河两侧80 m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作者应用地质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在山东簸箕李引黄灌区开展大尺度区域水土特性参数时空变异性的研究,描述农田排水、地下水、表层土壤中含盐量的空间与时间变化分布趋势和特征,分析其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循环年内,研究区域的水土特性参数之间具有相近的空间变异分布状态和特点,但却表现出不同的时间变异分布趋势与特征。农田排水和表层土壤的含盐量随季节变化的分布状态在灌区上、下游相对稳定,在中游却变化明显;地下水的盐分浓度在整个灌区的分布状况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异性。在春季至初夏时段内,农田排水中含盐量的增加似乎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较小,而对表层土壤积盐状况影响较大。研究成果为灌区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与农田水土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论西北地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郭占荣  刘花台  朱延华 《水利学报》2001,32(6):0037-0041
本文通过分析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和水循环特点、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总结了西北地区多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提出今后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即提高社会对西北地区地下水的认识,适度增大地下水开采;充分发挥地下水的一态环境调节作用,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遵循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相互转化规律,提高水资源总体利用率;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资源涵养相结合;加强西北地区地下水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用数值方法进行地下水水资源评价时 ,需要给出每个节点上的初始地下水位值。本文着重阐述了区域化变量和变差函数及其计算步骤 ,指出变差函数在分析地下水位的空间变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几种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在徐州张集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GOD法、DRASTIC法S、INTACS法及SI法4种易污性评价方法用于徐州张集地区的地下水易污性评价,应用GIS/ARCINFO输出张集地区的地下水易污性指标图。不同易污性评价方法对张集地区裂隙岩溶地下水的易污性评价得到了不同的结论,经分析,SI法更适用于张集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应用时,要根据评价地区的实际条件,并和评价地区污染监测情况结合,选择合适的易污性评价方法评价地下水的易污性。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污染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叶为民  金麒  黄雨  唐益群 《水利学报》2005,36(2):0251-0255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众多学者有关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运移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地下水污染试验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据此认为,三维弥散,各向异性含水层介质中污染物的迁移,非饱和土层中的污染物多相迁移和吸力的关系等将成为今后地下水污染传播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