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6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72篇
电工技术   40篇
综合类   192篇
化学工业   220篇
金属工艺   64篇
机械仪表   84篇
建筑科学   289篇
矿业工程   50篇
能源动力   137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97篇
石油天然气   446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5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ca油田多层状砂泥薄互层稠油油藏的特点,开展了热采和非热采条件下储层变化特征研究、钻井和固井过程入井液的研究、采油工艺技术等系统保护油气层研究,了解各种变化的作用过程和原因,有效地预防现场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储层伤害,从而达到储层保护、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稠油油藏污染井产能模型及压裂增产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稠油油藏压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施工方法和技术上,产能预测仍然使用达西流模型。笔者基于稠油的非牛顿特性,考虑流体的启动压力梯度,推导出了稠油储层污染前后的垂直井产能预测模型,以及污染井压裂前后的产能模型。分析了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参数对产能模型的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非牛顿性越强,影响就越明显。计算表明,无论是稠油油藏还是普通油藏,压裂增产是很明显的,但经验公式增产更明显,这说明了对稠油油藏非牛顿因素的影响是存在的。稠油油藏污染井压裂增产模型为稠油油藏的污染井压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各向加权异性有限元法在不可压粘性流动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各向异性张力有限单元,考虑到其独特的性质,提出了一种各向加权异性的算法,即在不同方向采用不同连续性的插值函数,然后再在原连续性较弱的方向以连续性较强的插值函数计算,最后把两次计算的结果加权处理。这种方法可以适应两个方向连续性要求不同或相同的各种情况,即克服了一般各向异性张力有限单元的局限性,又大大减少了存贮量和计算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稠油黏度高、密度大、驱替效率低,常规方法开采困难等问题,开展了稠油开采装置研究。介绍了全液压稠油开采装置在原油开采过程中的加热功能,分析了采油装置系统井下流体流动及传热过程。结合理论研究方法和热力学计算,建立了井下流体热交换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矫正和求解。以实际油井参数和液压油的流量、温度为输入参数,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井下热交换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改进了已获得的热交换理论方程和模型,并得出了原油的产量与液压油的输入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温提采原油所需要的最小液压油输入量。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不同井况和不同输入状态下的流体传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F-X域粘弹性波动方程保幅偏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提出了一种利用粘弹性声波波动方程进行偏移的新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修改成像条件,使修改后的成像方程中考虑振幅补偿,然后利用粘弹性、单程波动方程在F-X域对震源和接收点波场进行延拓,进而完成散射、透射等补偿。理论数据处理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理论基础可靠,处理效果明显,能较好地解决实际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粘滞流模型试验对青海桥头电厂河子沟灰场拦洪坝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了多种防渗条件下的渗流场特点,提出了满足工程运作的既经济又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井楼稠油特殊区块地层特点的基础上 ,详细分析了施工难点 ,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47口井的固井结果表明 ,固井质量一次合格率达到 97.9%以上 ,满足了油田开发方案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振动采油工艺在稠油区的实验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天然地震的影响下,油井产量发生波动,使人们受到启示,从而引进了振动采油工艺技术。本文对振动增产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振动增油机理在于加快地层中流体的流速;改变储集层内油、气、水的重新分布;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有利于清除油层堵塞,提高渗透率。通过分析两个试验区的振动采油效果,总结出在不同扰动力、不同激振频率、不同振动周期下的增产效果和规律,对振动采油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降凝剂对高蜡稠油的改性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研究了工业品原油降凝剂WHP改善含蜡56.9%、其中96.6%为正构烷烃的胜利郑王庄稠油流动性的效果。WHP含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嵌段聚醚三元共聚物30%-35%。在60℃将WHP加入稠油中,测定其凝点和32℃、0-42.6 s^-1范围5个剪切速率下的黏度,均随WHP加量的增加(50-300 mg/L)而降低,200 mg/L为最佳加量,在该加量下0.32 s^-1黏度由34.16 Pa·s降至79.2 mPa·s,凝点(℃)、屈服值(Pa)、稠度系数(Pa·s^n)分别由49.0、32.42、31.57降至39.5、0.1297、0.02142,流型指数由0.1176升至0.9790。由黏温曲线求出,加入200mg/L WHP使该稠油析蜡点由65℃降至58℃,反常点由70℃降至50℃。根据空白和加剂原油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的蜡晶形态,利用共晶机理分析讨论了WHP这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降凝、降黏、改善流动性的作用。图3表3参5。  相似文献   
10.
分析离心油泵性能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文广  苏发章 《水利学报》2002,33(10):0062-0066
提出一种利用已知泵性能曲线深入分析离心油泵性能的新方法。首先列出离心泵内部流动能量平衡关系式和离心泵基本方程并分别对其求导 ,根据实验数据,联立求解方程计算出滑移系数、水力损失系数、容积效率、水力效率和机 械效率等参数随叶片数的变化关系,深入研究了叶片数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滑移系数随叶片数增加而增大;叶片数通过改变叶轮滑移系数和水力效率来影响泵的水力性能;降低叶轮圆盘摩擦损失是提高离心油泵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