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57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64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3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33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干熄焦锅炉炉管及腐蚀产物开展系统研究,提出炉管失效原因为氧化/硫腐蚀+高温粉尘冲刷。长寿命炉管仅耐磨层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氧化及硫腐蚀,而近基体层发生了轻微氧化及硫腐蚀,基体只发生了轻微氧化;短寿命炉管耐磨层、近基体层以及基体裂纹内均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氧化及硫腐蚀,且存在珠光体球化、内表面产生全脱碳层等缺陷。推测短寿命炉管存在超温现象,而超温可加剧氧化及硫腐蚀反应。此外,短寿命炉管遭受了较为严重的高温粉尘冲刷,不仅可造成炉管减薄,还会导致炉管表面温度升高。因此,减少循环气体中粉尘量尤其是大颗粒,可有效减弱冲刷以及控制炉管表面温度,是提高炉管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葛洲坝水利枢纽泄水建筑物进水口冲磨与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已运行20余年,近年水下检查中发现泄水建筑物进水口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磨,有些已威胁到建筑物安全运行,分析冲磨原因和探讨修复材料和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河道冲刷和清水水流河床冲刷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冲积河流里。水流条件变化如洪水、水库泄放清水、河道渠化等使挟沙力不饱和引起冲刷,称为河道冲刷。这与水工建筑造成的局部冲刷不同。河道冲刷深度主要决定于冲刷率和冲刷历时。本研究通过对各种泥沙大量实验,证明了河床冲刷率正比于水流提供的冲刷功率并依赖于泥沙粒径和容重,首次提出了冲刷率公式。经验证,该公式可以用于非恒定流输沙和河流洪水冲刷计算。  相似文献   
4.
依托1∶100水工模型试验成果,重点介绍了丹江口大坝加高后的几个水力学问题如泄流能力、坝面压力特性、河床局部冲刷、下游河道流速流态、泄洪对电厂及航运的影响等.研究显示:大坝加高后泄流能力可满足设计要求,坝下河床冲刷加重,挑距加远,设计洪水22 300 m3/s时坝下冲坑最低点高程为43.0 m,各级泄量冲坑上游坡均缓于临界坡,也略缓于初期工程同级流量冲坑的上游坡;坝下600 m以内为护岸工程重点防护段,岸边流速为5.8~9.8 m/s;泄洪对丹江口电厂影响较小,对自备电站不利影响较为显著;最大通航流量6 200 m3/s时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流态复杂,水流较混乱.  相似文献   
5.
通过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桥2^#浮运围堰下沉模拟试验,分析了在浮运围堰下沉期间不同阶段围堰周围水流流速、紊动强度及河床局部冲淤情况.针对浮运围堰下沉期间的水流及河床地形等条件,对浮运围堰下沉时河床局部冲刷深度进行了预测,试验预测结果与实测资料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6.
强潮河口桩式丁坝减冲促淤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塘江涌潮气势雄伟,世界闻名,但对海塘具有很大的破坏力.该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丁坝型式——桩式丁坝,从现场观测资料对比、实体模型试验和机理分析三个方面,分析桩式丁坝的减冲促淤效果,探究丁坝护滩保塘的机理.与堆石丁坝比较,桩式丁坝具有设计合理、施工简易、坝体内无内压力、有效地减轻了局部冲刷、便于维护检修等一系列优点。桩式丁坝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河道整治、海塘保护等工程中.  相似文献   
7.
论黄河三角洲流路演变及河口治理的指导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流路演变中溯源堆积及溯源冲刷对典河下游河道影响的范围,幅度和作用历时,提出在黄河泥沙从根本上减少之前,河口治理的指导原则应是在有利于工农业发展和有利于防洪防凌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河口流路。  相似文献   
8.
水下群桩不可避免地发生局部冲刷而使桩基埋深减小,影响上部结构的安全,因此,群桩冲刷及其防护措施十分值得研究。通过实验室水槽试验和结果分析,研究了井字形排列群桩的间距与冲刷深度变化的关系,进而研究抛石颗粒的级配及抛石层厚度对冲刷防护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桩间净距的增大可使群桩局部冲刷深度减小,与桩间零净距相比,当达到临界最大桩间净距时冲刷深度可减小50%~60%,临界最大桩间净距与桩弗劳德数有关;在冲刷过程的前30%时段,群桩冲刷速率较之单桩偏小约30%~50%,群桩冲刷达到平衡时的最大冲深点位于前排桩柱前;与颗粒均匀的抛石料相比,非均匀抛石在较小的抛石层厚度下可取得更优的防护效果;存在与水动力、桩径、床沙等因素有关的最佳抛石料级配和抛石层厚度,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模型试验中冲刷地形测绘装备相对落后,致使桥墩周围局部冲刷瞬时地形数据无法实时获取,冲刷动态发展过程及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工作难以开展。研制了一种模型桥墩局部冲刷瞬时地形数据等值线自动绘制装备,并利用室内水工模型试验优化了各组成的性能指标,量化了绘制装备的设计参数,分析了监测系统在模型应用中的测绘精度及在工程原型中的适用性。模型试验研究表明,该装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制作成本较低,精度及灵敏性较高,能够快速获取动态过程中局部冲刷瞬时地形等值线,适用于局部冲刷发展影响流场特性研究中的水下地形快速测绘,也可按放大比尺制作成型后应用于涉水建筑物周围水下地形监测。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局部冲刷对部分埋入桩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水平荷载作用下部分埋入单桩的受力。根据实际工况建立了部分埋入水平受荷桩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然后,通过算例分析了冲刷角度、深度、桩直径、桩顶约束条件和桩自由段长度对部分埋入桩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局部冲刷深度比冲刷角度对部分埋入桩的水平承载性状影响更大,局部冲刷对直径较大的桩体承载能力影响也更大,自由段长度的增大减小了桩体水平承载力,因此,在研究冲刷对桩基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时,应结合桩顶约束条件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