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9篇
  免费   1017篇
  国内免费   757篇
电工技术   1138篇
综合类   1228篇
化学工业   2005篇
金属工艺   477篇
机械仪表   696篇
建筑科学   936篇
矿业工程   310篇
能源动力   337篇
轻工业   876篇
水利工程   785篇
石油天然气   707篇
武器工业   118篇
无线电   16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95篇
冶金工业   418篇
原子能技术   125篇
自动化技术   1963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516篇
  2014年   942篇
  2013年   759篇
  2012年   964篇
  2011年   977篇
  2010年   775篇
  2009年   910篇
  2008年   1199篇
  2007年   894篇
  2006年   691篇
  2005年   785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3):101-103
目的:探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患者调节滞后及视网膜形态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本院选择验配角膜塑形镜,并经过12个月以上定期复查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15例(30眼),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配戴普通近视框架眼镜的少年儿童近视患者15例(30眼)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配戴前及配戴6、10、12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和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配戴前与配戴6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和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配戴10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配戴12个月后的调节滞后量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儿童的裸眼视力,改善调节滞后,并促进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2.
何琦  赵航斌  彭俊  孙德新 《红外技术》2019,41(5):457-461
长波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由于光谱细分导致探测器所接收的目标信号的能量较一般成像系统弱,因此系统噪声对成像效果影响较大。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在分析系统噪声成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ADC多次采样平均的方法来降低其噪声,并从理论上推导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然后搭建了实验系统,分析计算不同积分时间下,利用多次采样平均技术得到的信号和噪声大小,并计算系统的信噪比和NETD。结果表明,多次(m次)采样平均对系统的信号值几乎无影响,但可以将系统噪声降低至原来的m~(-1/2)倍。因此,该方法可将系统的信噪比提高至原来的m~(1/2)倍,并能有效降低系统的NETD,提高系统灵敏度。该方法为改善长波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成像效果提供了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3.
功率平衡法的网络化公式是以电磁拓扑学和统计电磁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大尺寸系统电磁效应的系统级评估方法。利用全波仿真的方法验证了功率平衡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波音747-8客舱的品质因数和屏蔽效能进行了评估。该方法具有快速便捷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核动力工程》2015,(6):109-114
针对数字化后主控室操纵员执行规程时不同数字化特征下的监视任务的失误率和平均执行时间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电厂实地考察、操纵员访谈,进而设计相关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颜色类监视失误概率为1.71×10~(-3),数字类监视失误概率为1.57×10~(-3),但监视目标物理形态对监视失误率没有显著影响;二类任务越复杂(导航次数越多),平均执行时间越大,导航次数为3次时显著小于1次和2次时的监视失误率;不同监视目标数量下的监视失误率及平均执行时间结果差异显著,监视目标数量越多,监视失误率越大,平均执行时间越长,即监视可靠性越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PFC的作用及目的,采用平均电流模式控制,设计了以ds PIC30F3010芯片为控制核心的Boost PFC硬件电路结构框图,并阐述了具体工作原理及过程,并给出PFC数字设计的系统结构图和传递函数结构图。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核动力工程》2015,(4):111-114
装卸料机作为压水堆核电厂燃料装卸与贮存系统(PMC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堆芯定位试验是进行堆芯首次装料的前提,也是机组换料的保障。单点定位法是目前国内压水堆机组装卸料机堆芯定位试验普遍使用的方法。某核电厂装卸料机用单点定位法进行堆芯定位试验时,部分位置出现模拟燃料组件与堆内构件围板磕碰问题。提出四点定心平均步长堆芯定位方法,成功地解决了磕碰问题,并比较分析单点定位法和四点定心平均步长法之间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