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55篇
  免费   1661篇
  国内免费   1117篇
电工技术   64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173篇
化学工业   6956篇
金属工艺   988篇
机械仪表   380篇
建筑科学   3439篇
矿业工程   2552篇
能源动力   315篇
轻工业   3947篇
水利工程   787篇
石油天然气   14796篇
武器工业   83篇
无线电   2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85篇
冶金工业   1769篇
原子能技术   199篇
自动化技术   123篇
  2024年   315篇
  2023年   1007篇
  2022年   1122篇
  2021年   1159篇
  2020年   1040篇
  2019年   1120篇
  2018年   694篇
  2017年   928篇
  2016年   1208篇
  2015年   1274篇
  2014年   2460篇
  2013年   1876篇
  2012年   2044篇
  2011年   2116篇
  2010年   1983篇
  2009年   1841篇
  2008年   2011篇
  2007年   1742篇
  2006年   1612篇
  2005年   1642篇
  2004年   1717篇
  2003年   1562篇
  2002年   1183篇
  2001年   984篇
  2000年   802篇
  1999年   648篇
  1998年   643篇
  1997年   615篇
  1996年   555篇
  1995年   466篇
  1994年   436篇
  1993年   328篇
  1992年   353篇
  1991年   322篇
  1990年   293篇
  1989年   31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1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放射性元素寻找油气是一种非常规油气勘探手段。近年来,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富烃凹陷周边古近系钻遇高自然伽马(GR)砂岩,其GR值(100~300 API)甚至大于同区泥岩的GR值(100~200 API)。为了弄清该特殊现象背后的地质意义,对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高自然伽马砂岩开展了铀(U)、钍(Th)、钾(K)等3种元素含量与GR值的相关趋势线分析,从井震特征、岩性特征及矿物成分特征等入手分析了砂岩GR值增高的主要原因及成因机制,探讨了放射性元素聚集的条件、运移通道、驱动力以及油气意义。结果表明:西江、惠州地区由U含量增高导致砂岩GR值偏高,恩平、番禺地区由K,Th含量增高导致砂岩GR值偏高;砂岩GR值增高有两大成因机制,一是地下流体带来的放射性元素离子U4+在氧化-还原面处富集后导致地层GR值偏高,这种特殊现象说明在具有连通基底大断裂旁的圈闭中,U4+的富集指示了曾经油气的存在,证实了研究区油气运移通道的有效性,对于油气藏的预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二是地表流体带来的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大量沉积后导致地层GR值偏高,含放射性元素矿物性质不稳定,可指示近源供给的存在,对于判断物源及沉积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成果为预测研究区油气成藏有利区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烟气脱硫技术在烧结厂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活性炭的高温再生过程中,会形成单质S。单质S被洗涤时,会形成S胶体进入制酸废水。S胶体因具有强粘结性,若不去除,易导致设备堵塞。因此,需系统分析单质S的形态特征,并开发针对性的去除技术。本文采用Raman、FTIR等方法分析单质S的形态,利用浊度法分析S在废水中的变化特征。基于电荷中和的原理,利用S胶体与废旧活性炭粉的复合实现快速分离,S胶体去除率可达99%以上。新方法的应用避免了S胶体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和后续制酸系统,且分离后的活性炭粉复合物可返烧结做燃料使用。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气勘探在Xt1井等取得重大突破,拓展了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但致密气储层含气性实验分析技术及评价相对薄弱。利用岩石纳米级样品制备装置和纳米吸附气提取装置,开展致密砂砾岩储层纳米吸附气提取、色谱检测条件及优化实验,确定了岩石纳米级样品最佳制样时间为20 min,纳米吸附气提取的最佳质量为20 g、时间为20 min、温度为80℃;气相色谱检测的最佳分析柱为OV-1填充柱,载气流速为40 mL/min,柱温50℃恒温0.5 min、以10℃/min升温到100℃恒温5 min,实验分析技术具有精确度高、快速等特点。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纳米吸附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总烃质量体积为233.21~10 487.38μL/kg,不同井纳米吸附气烃组分特征差别明显,致密气具有近源成藏特征,源岩发育区为致密气有利探区,与致密砂砾岩储层压裂试气结果一致性好,为致密气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勘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莹 《石油地质与工程》2020,34(4):112-114,118
黄陵油区延长组长6储层物性差,属低孔、特低渗、低压、低产岩性油层,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常规的增产技术改造效果较差。为了提高增产改造效果,分析导致增产改造效果较差的原因,找出适合该区块储层的增产措施。多种增产技术分析机理及现场试验显示,黄陵油区长6储层改造应在主裂缝的基础上沟通更多天然裂缝。现场试验认为,暂堵压裂和组合粒径支撑剂两种改造技术效果较好,可为黄陵油区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川西彭州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潮坪相薄储层识别难度极大。围绕如何从复合地震强反射中区分并识别上、下两套储层面临的地球物理难题,采用先“分”后“合”的研究思路,基于实际地层结构及不同储层叠加样式建立正演模型,利用全波场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剖析了不同主频条件下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波形差异化分析,从复合地震响应中“剥离”出了两套储层所引起的地震响应特征及变化规律,明确了两套储层在不同频带下的地震识别标志和识别方法,为该区强反射界面干扰下两套薄互层储层辨识机理分析及精准预测奠定了基础。基于不同频带下薄储层辨识机理的分析结果,定性预测了薄储层平面展布,提出了深层潮坪相薄储层识别和预测难题的解决方案,为该区地震资料品质评价、面向薄储层的地震采集技术设计、地震资料处理及薄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马琪  孟文祥  刘统治 《水泥》2015,(1):45-46
<正>我公司粉磨站所需熟料依靠汽车运输进厂,卸入熟料棚(库)。若卸车棚收尘不好或密封不严,粉尘外逸,会成为一个较大的污染源。2013年4月,我公司对熟料卸车进行了安全环保综合治理,成效显著。1熟料卸车棚概况熟料卸车棚位于厂区西北部,东西长30m,南北宽12m,高10.2m,钢结构框架,彩钢瓦密封,屋脊式顶棚。棚内4个下料口靠南侧东西向一字排列,每个下  相似文献   
7.
8.
<正>邯郸埃斯尔雾化粉末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总投资1200多万元,年生产能力1500多吨。本公司是由英国提供的世界一流的超高压水雾化、(氮气保护)生产设备和技术。现有两套水雾化、(氮气保护)生产流水线。主要产品有:1、压制-烧结制品用不锈钢系列,工具钢系列,铜合金粉末。(通用型-100目和-80目粉末。)2、粉末冶金注射成形制品,注射成形用微细(2-30微米)不锈钢粉末及其它合金粉末。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公司综合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目前现有的水泥半终粉磨系统生产能力大、电耗低的特点,利用水泥销售淡季间隔生产经济效益较好的矿渣粉。经过调整和部分改造,半终粉磨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