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8篇
综合类   61篇
化学工业   10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32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62篇
冶金工业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天然气、烃源岩及储层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为主要依据,通过天然气-天然气、储层沥青-烃源岩、天然气-烃源岩3个方面对比,深入探讨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下二叠统天然气来源。研究表明,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下二叠统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筇竹寺组泥岩。其5项证据分别为:下二叠统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小于-30.5‰,甲、乙烷碳同位素倒转是由高演化程度烃源岩所致;多数下二叠统天然气与龙王庙组天然气特征最为相似;GS18,NC1井下二叠统天然气特征与寒武系相似,说明上下层气源一致;高石梯-磨溪地区下二叠统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与筇竹寺组泥岩最为相似;筇竹寺组泥岩主要为下二叠统供气,这一认识符合干酪根油气生成理论和同位素分馏规律。  相似文献   
2.
气烟囱效应——礁滩相岩性气藏的典型地震响应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品质良好的地震剖面上出现的地震模糊带称为气烟囱,发现和识别气烟囱是寻找大型气藏的有效方法。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气藏是礁滩相岩性气藏,礁、滩作为一个独立的岩性体,与周围的地层、岩性结构差异较大,由此在构造应力场中形成力学尖点,从而产生气烟囱效应。已知的黄龙场、普光等气田,其气烟囱普遍存在。点礁通常形成下方的气烟囱,台缘礁通常在上方形成气烟囱;礁滩相在构造运动中控制了断层的发育过程,凸起的礁滩相上方可能发育对冲断层;斜坡较陡的台缘礁可能发育叠置的逆冲断层;礁、滩两侧边缘的断层一般都比较发育。断层发育加强了气烟囱效应。模拟试验验证了地震剖面解释结果。根据气烟囱地震相特征,预测黑池梁存在一个大型气藏。  相似文献   
3.
渤海湾盆地济阳——临清东部煤系烃源岩形成环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钻井、地震、测井及测试资料综合研究认为:渤海湾盆地济阳—临清东部地区石炭—二叠系主要发育一套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灰岩、障壁—潟湖、潮坪、沼泽及三角洲相陆源碎屑岩和煤层.从纵向发育的沉积特征来看,上石炭统本溪组发育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和浅海陆棚相(陆表海)砂泥岩,太原组主要发育障壁—潟湖、潮坪、沼泽相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和煤的混合沉积;二叠系山西组主要发育三角洲相和三角洲平原沼泽相砂泥岩及煤,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则以发育近海陆相碎屑岩沉积为主,局部有河流沼泽的泥炭和煤发育.沉积环境总体具有自下而上、由南向北由浅海相、海陆交互相逐步过渡为陆相的基本特点.成煤环境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太原、山西期潮坪、潟湖过渡带之潮坪沼泽环境及三角洲平原沼泽环境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中国重庆川东地区是四川盆地天然气的主要储产地区,对川气东输工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由于勘探难度增大,使储量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储采比快速下降,若元新的发现,将无法保证长期高产稳产。章针对该地区天然气储量资源的结构及现状,分析了二叠系、三叠系动勘探开发的潜力,认为在该区实施二叠系、三叠系滚动勘探开发是一项投资省、见效快的工作,指出重庆气矿近斯的发展方向应针对二叠系、三叠系实施滚动勘探开发。章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保障措施和近期工作的初步设想,优选了近期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5.
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储层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石炭—二叠系残留分布区即坳陷东北部的文安斜坡、杨村斜坡、大城凸起等地区,受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期强烈的后期构造运动改造,历经差异升降和拉张断陷两大构造发育阶段,致使东、西部剥蚀带的埋藏史表现为沉降—抬升—沉降、沉降—抬升两种类型。区内沉积体系发育较为齐全,自下而上可以识别出滨海潮坪—沼泽、三角洲和河流等三大沉积体系;其中,三角洲和河流体系发育的分流河道、辫状河道砂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形成了该区最主要的砂体类型。区内砂岩储层在其间断埋藏成岩过程中,受表生淋滤作用和深部淋滤作用的影响,形成了较为发育的次生孔隙,孔隙度一般为15%~25%,大气水的深部淋滤作用又进一步改善了断层发育区的储集性能,并由此形成了该区优质的储层。综合评价认为,西部剥蚀带附近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6.
豫西地区中、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上石盒子组及下石盒子组煤成气资源丰富,但成煤环境纵向发育与横向变化较大,规律难于把握。因此,开展煤成气源岩沉积环境研究有利于该区煤成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及合理的利用。通过露头、钻井、地震资料及分析、测试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本区中、下二叠统主要沉积了一套浅海碳酸盐岩,海湾-泻湖、潮坪、沼泽、障壁岛(砂质滩、坝)及三角洲相陆源碎屑岩和煤层。从总的沉积特征来看,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基本上发育滨、浅海相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和煤的混合沉积。上二叠统上、下石盒子组则以海陆交互相陆源碎屑沉积为主,三角洲及三角洲平原沼泽十分发育;沉积环境具有自下而上,自南东向北西方向由海相逐步过渡为陆相的基本特点。其煤成气源岩沉积环境以早二叠世山西期潮坪、泻湖过渡带之滨岸沼泽环境为最佳,其次为中二叠世下石盒子期三角洲平原沉积之平原沼泽环境。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钻探取芯的方法,详细地观察磨心坡勘查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的岩性、生物化石及沉积构造特征,并应用沉积环境分析与聚煤规律的理论,研究该区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本区龙潭组成煤沼泽直接发育在潮坪上,煤层厚度不大,但层位稳定,且分布广,易于对比,可采煤层多为高灰、中高-高硫煤.研究表明,该区共经历了10次海侵和11次海退沉积,泻湖-潮坪-台地环境交替出现,主要系海陆交互相含煤构造,属局限海碳酸盐岩台地泥炭坪聚煤环境.研究成果可为磨心坡煤矿开展接替资源勘查提供理论依据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沁水盆地郑庄区块构造演化与煤层气成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的构造发育特征,研究了自二叠纪煤系形成以来该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分析了其对煤层气藏的控制作用,包括构造-埋藏史、后期成藏演化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郑庄地区主要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和喜马拉雅晚期—现代4个期次的构造应力场演化.在构造控制下,二叠纪煤层经历了印支期和燕山中—晚期两次成烃作用,特别是燕山中、晚期煤层生气量巨大,是煤层气的主要成藏期.此后,随着地壳持续抬升剥蚀,煤层埋藏不断变浅,并发育了多组封闭性较好的节理.受南东侧的寺头断层控制,煤层埋深处于600~1 200m,为煤层气成藏以来的最浅埋藏,虽然本区二叠系煤层气的成藏时间较早,但保留的煤层气含量大,煤储层厚度大,且煤层埋藏适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滇东煤田长坡井田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晚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提出该区晚二叠世为陆缘盆地过渡壳的潮坪聚煤环境和三角洲聚煤环境。海陆过渡环境演化顺序为:碳酸盐台地-泻湖潮坪-浅水三角洲聚煤成煤模式,和局限海底火山地台-泻湖潮坪-浅水三角洲聚煤成煤模式。从晚二叠纪中期末至三迭纪各种聚煤条件充分配合,形成本区主要可采煤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东煤田三交3号井田上煤组分析,上煤组4号煤层和5号煤层煤岩特征不同,4#煤层以光亮部分为主,镜质组含量高,5#煤层以暗淡部分为主,惰性组含量相对较高;4#煤显微煤岩类型主要是微镜煤,5#煤主要是微镜惰煤。4#煤层局部受到上覆砂体的冲蚀变薄;5#煤层厚度与下覆K3砂体呈一定的正相关性,4#煤层硫分特低,5#煤层硫分变化很大,大于0.5%的硫分含量与4#~5#煤层间黑色泥岩和K3砂岩厚度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