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9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77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179篇
化学工业   144篇
金属工艺   42篇
机械仪表   40篇
建筑科学   156篇
矿业工程   106篇
能源动力   64篇
轻工业   105篇
水利工程   85篇
石油天然气   858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91篇
冶金工业   243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5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5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平井压裂技术在低渗透及非常规储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压裂后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关系到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压后渗流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本文详细回顾了国内外学者所建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及求解方法,指出了不同模型和求解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王念喜  李雪雁 《油气井测试》2006,15(2):18-20,24
大牛地气田为低渗-致密气田,因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等因素,修正等时试井曲线按常规方法处理出现异常,无法准确获取气井的产能方程.采用LIT法和异常曲线校正法对气田异常试井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最终获得气井产能方程,为同类气藏产能试井可能出现的异常资料处理解释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研究目前国内外油气井完井产能计算经验公式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气田东部浅层气藏常用的几种完井方式,建立了该地区完井产能预测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了其数学模型的准确可行性,并为出砂井和非出砂井的完井方式提供了选择依据:对于出砂井,砾石裸眼充填完井方式是最理想的完井方式;对于非出砂井,实际裸眼完井的产能最大。得出的结论对该地区直井完井方式的选择,完井参数优化设计以及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稠油油藏污染井产能模型及压裂增产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稠油油藏压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施工方法和技术上,产能预测仍然使用达西流模型。笔者基于稠油的非牛顿特性,考虑流体的启动压力梯度,推导出了稠油储层污染前后的垂直井产能预测模型,以及污染井压裂前后的产能模型。分析了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参数对产能模型的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非牛顿性越强,影响就越明显。计算表明,无论是稠油油藏还是普通油藏,压裂增产是很明显的,但经验公式增产更明显,这说明了对稠油油藏非牛顿因素的影响是存在的。稠油油藏污染井压裂增产模型为稠油油藏的污染井压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重复压裂气井产能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重复压裂气井原有裂缝的失效程度难以评价。导致重复压裂气井的产能预测常常有很大的误差。为此,根据重复压裂气井的压前产量和舍水率,拟合了原有裂缝的有效率,在考虑新裂缝和原有裂缝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建立了气、水两相平面二维的裂缝-油藏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数值求解,对重复压裂气井进行了产能评价。研究表明,在考虑新、老裂缝共同作用下的产能评价方法,能更为准确地预测重复压裂后的生产动态情况,对压裂时机的确定、压后经济效益的预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选矿工艺流程计算很繁琐 ,试通过对磁选工艺流程的分析计算举例 ,展示较为简单适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β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油气田产量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推导建立了预测油气田产量的β模型。该模型不但可以预测油气田产量、累积产量随生产时间的变化,而且可以预测可采储量、最高年产量及其发生的时间。实例检验该模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8.
建立气井产能方程及计算地层压力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虎俊  鄢斌 《钻采工艺》1998,21(1):33-37
气井产量取决于井底流动压力,所以气井产能方程应该能够直接描述流压与产量的关系。文中基于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提出了可以直接反映流压与产量之间关系的二元回归形式的产能方程模型。介绍了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实例分析。该模型可以预测地层压力。  相似文献   
9.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apacity of the research designs of 37 empirical studie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IS) effectivenes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bout behaviour related to IS effectiveness. The power of each study to support causal inference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a) its handling of the time dimension, (b) its ability to weigh differences and (c) its resistance to internal validity threats that pose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for its reported findings. Of the reviewed studies, 29.7% could account for the time dimension, 32.4% employed a comparison group and 16.2% were not susceptible to any internal validity threats. Only 13.5% of the studies combined an accounting for the time dimension with the use of a comparison group. Of these, however, only 5.4% were also invulnerable to internal validity threats. The research designs of nearly 95% of these published studies were deficient in supporting causal inference. In those studies, suggestions that one variable was causally related to another variable could not be substantiated. Encouragement for the future capacity of IS effectiveness research to support causal inference was found in a trend towards the use of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regarding ways to increase the inferential capacity of research designs employed in the study of IS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critically the function point analysis mark II (FPA mark II)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lthough the focus of the paper is on FPA mark II as devised by Symons, both this and the Albrecht method, from which the FPA mark II was developed, are briefly discussed. The published attempts to validate FPA mark II are reviewed and then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the author in applying the approach are described. The final part of the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fit between SSADM and FPA mark 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