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7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ArcGIS Server平台下构建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共享和快速产出系统,向用户提供地震应急数据共享和应急产出服务,实现与地方政府、其他部门、相邻区域的应急基础数据动态共享技术,相关部门可通过该平台实现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历年风险区调研基础数据、综合国情数据库的查看及浏览,并且在震后可以快速自动产出相关专题图件及震区基本信息文档,为震时及时调取基本资料和预评估建筑物情况、评估灾害损失等提供了直观、快捷、有力的数据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省级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是以GIS 10.2.2软件为技术平台,结合C#编程构建的、实用化的、面向市县地震局应用的地震快速评估系统.通过系统的开发建设,充实和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实现基础数据展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评估报告自动产出、专题图自动生成等重要模块的功能,为防震减灾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地震来临时,为能及时进行核电站核地震应急紧急处置,需要稳定可靠的地震触发技术实现核岛控堆,地震触发功能实现主要采用加速度传感器AC-73和触发器进行组合来实现核岛控堆功能,通过对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实时检测,设计频带 1Hz~10Hz带通滤波电路实现信号抗干扰,采用迟滞比较器等抗扰动措施保证装置的稳定性核可靠性,经过一个 月拷机测试,未出现误触发动作,该技术能稳定可靠的实现地震触发报警,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破坏性地震发生或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之后,临时安置百姓生活的场所。5·12汶川8.0级地震、3·11东日本9.0级地震等国内外大量应急避难场所应用实例,充分证明了应急避难场所对于做好民众的疏散安置工作,稳定民心、安定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我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北京市朝阳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成以来,我国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工作得到全面发展。有关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相继出台,并不断完善。为使场所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民众疏散安置工作,编制场所疏散安置预案是将场所设施功能与民众疏散安置工作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该预案的编制对于规范  相似文献   
5.
6.
在灾难应急机构的要求下,今年4月以来在日本售出的手机都安装了GPS接收器。这样,即使打电话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哪儿,救援人员也可以追踪到使用者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正10月7日21时49分,6.6级地震突袭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震源深度5千米。地震造成普洱电网110千伏线路跳闸,9条10千伏线路停运,458台台变停电,停电用户14514户,电力设施累计受损2984.14万元。震后20分钟,南方电网启动地震灾害Ⅲ级响应,云南电网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各级响应队伍迅速集结,全面打响了抗灾保电攻坚战。景谷灾区震后46小时复电第一时间,云南电网公司董事长陈允鹏对地震应急工作做出指示,总经理薛武当晚搭乘省政府专机飞往思茅,后转车赶赴186千米外的震中进行现场指挥,副总经理王文部署抢修任务,调配应急资源。  相似文献   
8.
10月13日,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审查通过了国家标准《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该标准于2008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立项,由于津市地震局牵头起草完成。指南内容包括地震避险预案制定、地震应急知识教育、地震应急演练、震时避险和震后疏散等多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地震应急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数学模型结合地震灾后的路况及受灾点的紧缺程度,以配送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接近了地震灾后的实际情况。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护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在校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使全校师生在地震发生时能快速有序地逃生;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教育宣传工作,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组织必要的演练,检测应急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