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9篇
  免费   1146篇
  国内免费   461篇
电工技术   1374篇
综合类   396篇
化学工业   195篇
金属工艺   199篇
机械仪表   777篇
建筑科学   269篇
矿业工程   365篇
能源动力   297篇
轻工业   212篇
水利工程   179篇
石油天然气   126篇
武器工业   86篇
无线电   43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7篇
冶金工业   107篇
原子能技术   172篇
自动化技术   615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617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655篇
  2010年   553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615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针对辐射源定位精度受限于测量环境、监测设备等因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质量评价的测量精度提升(MAI)方法。根据监测设备的误差范围,将每个观测点可能的取值区间均分为若干段,每段取中值作为测量值;将所有测点可能的取值重新组合后,计算得到多个结果和质量评价指标,并选择评价指标最好的结果作为测量结果。所提方法与基于到达信号强度(SOA)的辐射源定位方法相结合,将复相关系数、位置偏差系数、信号强度方差作为评价指标,以复相关系数接近于1且位置偏差系数小于某指定值的结果为有效结果,有效结果中信号强度方差最小的即为最终的测量结果。为提高计算性能,在测点数大于5时,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将前5个测点使用此定位方法进行计算,并将所有有效结果按信号强度方差排序,取前L个结果与第6个测点的测量值组合,重新计算得到多个结果;然后再排序、取前L个结果,并与下一个测点重新组合计算,直到所有的测点都参与组合计算,最后得出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条件下,以牺牲计算性能为代价,大幅度提升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
5.
提出了大功率电源的谐波传导发射超标的问题,对大功率电源谐波超标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设计出了大功率电源谐波超标的通用抑制电路,并进行了案例验证。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立足于太赫兹波成像领域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太赫兹波计算鬼成像,首先回顾了鬼成像从量子到经典再到计算的历史过程,然后阐述了计算鬼成像的数学原理,随后综述了计算鬼成像在太赫兹波段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超衍射分辨成像、石墨烯光电导成像、太赫兹光谱成像等方面的应用,并在最后展望了太赫兹波计算鬼成像的发展前景:计算鬼成像作为一种成像手段,可以绕开在太赫兹频段缺乏经济高效的焦面阵列式探测器的难题,但目前的成像帧率还难以满足快速成像的应用需求,相信在未来随着器件性能的提升和成像算法的优化,其成像帧率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8.
作为太赫兹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太赫兹脉冲焦平面成像一经问世就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人们引入了各种方法去提升此成像技术的测量性能,同时也尝试将此成像技术应用于不同的工业和基础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对太赫兹脉冲焦平面成像的技术改良和应用研究,包括提升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信噪比、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将此成像技术应用于光谱识别检测、超表面器件功能验证、太赫兹特殊光束测量、太赫兹表面波观测等,希望该综述能够推动太赫兹脉冲焦平面成像的进一步技术革新和应用拓展。  相似文献   
9.
全息术是一种三维成像技术,它已经被应用于多种实际场景。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全息由于其方便和灵活的特性,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全息成像方法。本文回顾了我们近期基于超表面的太赫兹计算全息研究进展。其中,作为全息板的超表面展示出了超越传统光学器件的独特性能。首先,利用超表面实现了对于全息板每个像素的相位振幅同时且独立的调控,进而实现了高质量全息成像。这种新的电磁波操控能力也带来了新的全息成像效果,如利用介质超表面实现了全息像沿传播方向上的连续变化。其次,对超表面在不同偏振态下的响应进行设计,分别实现了线偏振态与频率复用、圆偏振态复用、以及基于表面波的偏振复用超表面全息术。此外,本文提出了依赖于温度变化而主动可控的超表面全息术,为今后计算全息术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新的方案,也推动了超表面在实际应用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