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7篇
无线电   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H.264标准的数据分类功能,提出一种数据的不平等保护策略。该策略利用信道的反馈信息预测信道丢包率,调整H.264视频码流各分类区的信道码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的提高视频码流的误码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H.264标准的数据分类功能,提出一种数据的不平等保护策略。该策略利用信道的反馈信息预测信道丢包率,调整H.264视频码流各分类区的信道码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的提高视频码流的误码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毛倩  徐伯庆  曾小清 《计算机工程》2009,35(19):268-271
针对轨道交通车地通信中信息对误码敏感程度不同的现象,提出利用不等保护码作为信道编码方案,为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重要信息提供更好的误码保护。采用分离最小理想的方法给出R—S码空间的构造方法,提出一种适用于具有2个保护能力等级的R—S码的译码算法——二次译码算法。仿真显示,不等保护码可以使高保护等级信息位的信噪比降低0.5dB以上。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现有基于结构保持模型的判定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在结合两者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稳定性判定方法——扩展Controlling UEP (ECUEP)方法。为了提高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建议用数值仿真来替代一部分能量函数值的比较,并据此提出一种称为Hybrid ECUEP的扩展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雯静  王永刚  张卫党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7):288-289,216
研究了Turbo交织器由于交织算法所造成在同一数据流中不同位置表现出保护不均的特性。通过分析这种不平等保护特性的特点,并与图像压缩编码联合起来,对静态图像数据按照重要性进行重新排列,使用具有较高差错保护能力的位来传送图像数据流中相对重要的信息,以起到对静态图像的不平等保护特性。  相似文献   
6.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用于AVS传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  曹维娜  赵力 《电视技术》2007,31(8):9-10,14
针对误码信道和信源编码的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AVS视频序列的联合编码技术,按照重要性对AVS视频层序列码流进行分组重排,信道编码器根据码流信息对其进行比重不等的保护措施,以较低复杂度的运算实现了码率的优化分配.实验表明,与现有的等差错保护相比,在高误码信道中能有效提高AVS码流抗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7.
8.
超微粒氧化铁的制备与气敏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PCVD法制备了纳米级的超微粒氧化铁气敏材料.用这种材料制备的气敏元件具有工作温度低、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等优点.不需掺杂,改变工作温度和热处理温度便可获得对酒精蒸汽和C_2H_2气体具有选择性的气敏元件.这种材料像SnO_2,ZnO气敏材料一样,在205℃左右出现电导极值.超微粒α-Fe_2O_3的气敏机制属表面控制型.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发送的数据序列中的比特往往具有不等的重要性。为了寻求更可靠的信息传输,人们提出了一些不等错误保护(UEP)编码方案。分析了卷积码潜在的UEP性能,并通过量化、交织器以及最佳卷积码(CC)的综合设计,在CC的基础上实现UEP。仿真结果表明,在卷积码的基础上运用交织器的编码器设计方案,可以获得较好的交织增益,从而改善编码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发送的数据序列中的比特往往具有不等的重要性。为了寻求更可靠的信息传输,人们提出了一些不等错误保护(UEP)编码方案。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删截卷积码(CC)实现UEP编码的方案,并通过仿真分析了该UEP编码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运用删截卷积码实现的UEP编码能获得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