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105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06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37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电工钢生产工艺的现代知识水平,可以认为当钢的硅含量范围相同,在一定的加工制度下,钢的化学成分决定了钢的牌号,化学成分和加工制度综合决定了磁性变化范围(不均匀性)。通常同一牌号的钢是按同样的制度生产的。在同一钢号内性能的不均匀性,可能是钢的化学成分少量波动引起的。炼钢的化学成分和热轧参数的不稳定使炉与炉之间性能不均匀。同一炉内性能的不均匀性,是由于板坯的化学成分不均匀和热轧参数不稳定。同一板卷的磁性的不均匀性,主要是与热轧过程中和热轧后板卷的内层和外层冷却速度不同有关。所有这些种类的磁性不均匀性,都会降低产品的质量指标。本文介绍钢带宽度上性能不均匀性原因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鞍钢研制开发的汽车发动机启动电机用钢是针对汽车电机铁芯用钢(定、转子)而开发的电机钢类产品。介绍了该产品的研制过程及规格、特点。通过批量试制及装机试验,产品巳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由塑性变形造成的电工钢总损失的增加主要集中在磁滞损失上,经典和反常组份反而有少许下降。变形使低感应和高感应组份均出现增加。变形对机械性能影响不大,但当延伸率仅为0.5%时,磁性便表现出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电机新能效等级标准的实施,对硅钢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中小电机、无取向电工钢的发展,分析了电机的损耗与硅钢性能的关系,并提出了新能效等级标准实施后对无取向电工钢的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5.
陈卓 《电工钢》2022,4(2):6-8
介绍了国内无底层取向电工钢生产技术水平、产量和用途,简述了无底层取向电工钢作为取向电工钢超/极薄带母料及应用于制作大型发电机组铁心、风电等电机铁心和变压器铁心等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节能减排背景之下,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提升做了大量研究。为了探索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提升的方法,对锡或锑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作用机制(晶粒尺寸和晶体织构的控制)进行分析。基于该作用机制,介绍锡或锑的添加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经研究发现,适量的锡或锑在晶界偏聚,不会阻碍晶界的移动并且致使晶粒尺寸降低;与此同时,锡或锑在晶界偏聚不仅抑制{111}织构在原始晶界处形核及生长,还降低(100)晶粒表面能,促进(100)晶粒生长。因此,适量添加锡或锑,可使无取向电工钢铁损下降、磁感提升。最后结合生产工艺,建议无取向电工钢的研究方向应为稀土含量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夹杂物尺寸和数量分布的影响,锡或锑的添加量和常化工艺参数(常化时间、常化温度)对常化晶粒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证了不同晶体学平面对无取向电工钢电磁性能的贡献及其磁性各向异性。结果表明,不同晶面的这两项指标均与它们在极图上的位置有关,13个重要晶面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感应强度的贡献依照以下次序降低:{100}-{310}-{411}-{521}-{210}-{110}、{431}、{321}和{211}-{221}-{332}-{433}-{111};而磁性各向异性则以{110}晶面最强,{111}晶面最弱,{111}晶面及其他晶面的磁性各向异性以{110}晶面的极点为中心呈放射递减状分布在反极图上。  相似文献   
8.
有高温相变的电工钢热轧起浪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电工钢自由规程轧制过程起浪问题,开展电工钢不同冷却条件下的连续冷却相变转变温度分析测定和Gleeble热模拟实验,发现电工钢在975~875℃的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随着轧制温度降低,变形抗力反而减小;电工钢大量同宽自由规程轧制下的工作辊出现严重的不均匀的箱型磨损和明显的热胀,综合辊形变化显著.考虑电工钢两相区变形抗力差异和综合辊形变化,建立电工钢热轧过程轧辊轧件的三维弹塑性耦合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轧制力、弯辊与窜辊对承载辊缝形状的影响,研究摩擦系数、压下量与轧制速度对带钢宽度方向内应力变化规律的影响,采用Shohet板形判据确定电工钢比例凸度残差变化路径,明确电工钢在"平坦死区"较大的上游机架出现"异常起浪"的生成过程.该方法为电工钢热轧板形的浪形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谢森林  向往  肖磊  王仕华  唐凌峰  杨舟 《连铸》2020,39(4):45-48
针对电工钢生产过程中钢包渣结壳的现象,与不结壳渣进行对比,从物质的组成,物相和黏度等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炉渣中析出大量的高熔点物相如MgO、尖晶石(MgO·Al2O3)、2CaO·SiO2等,在炉渣中起到“钉扎”强化作用的同时又能导致炉渣的黏度增加,失去流动能力,从而容易黏附在一起结块成壳。此外,提出了预防钢包渣结壳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半工艺电工钢产品的磁性能,借助NIM2000E电工钢交流磁性能测量系统,采用方圈测量方法研究消除应力退火工艺对半工艺电工钢磁性能、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60~790℃×2 h退火时,组织为粗大均匀的等轴铁素体晶粒,平均晶粒尺寸在200μm左右,铁损P1.5/50小于3.5 W/kg,磁感应强度B50高于1.70 T,对应的磁导率μ1.0高于12.57 m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