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绍东  赵旭 《非金属矿》2005,28(5):34-36
纳米碳酸钙的生产过程中,干燥方式的选择是影响产品最终质量和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纳米碳酸钙生产过程中的喷雾干燥、带式干燥和闪蒸干燥等几种干燥方式,重点对桨叶-微粉干燥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生产特点等进行了介绍,并对几种干燥方式所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罗晖  谭勉志  万朝均  陈航 《重庆建筑》2011,10(11):49-52
由于传统矿物掺合料的紧缺,混凝土工程中迫切需要开发新品种、高性能、品质稳定的掺合料产品。硅微粉是具有稳定物理化学特性的超细粉体材料,研究显示,硅微粉对混凝土的增塑性和密填充效应等性能,为其用作混凝土掺合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操作简单且广泛适应于多种材料的涂层制备工艺,在制备过程中,以粒度精细,分散度好的铁电,铁磁微粉和挥发平缓,且在450℃前挥发完全的聚丙烯酸酯不干胶为原料,经过简单的涂抹工艺后得到涂层。在退火过程中控制升温速率,可得到平整的高质量涂层表面。通过控制涂层退火温度可以得到浸润性由超疏水到超亲水变化的涂层表面,扫描电镜图像显示涂层表面呈现阶层结构,表面晶粒和孔洞尺寸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张洁  张建建  孙国文  杨建明  汤青青 《材料导报》2018,32(20):3553-3561, 3565
为改善磷酸钾镁水泥(MKPC)浆体的早期性能,并充分利用固废微粉,采用宏观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粉煤灰、钢渣和镍渣微粉对磷酸钾镁水泥浆体早期(常温养护24 h)的水化温度、抗压强度和体积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种固废微粉的掺入,可使复合MKPC浆体的第一水化温度峰值降低3~10 ℃,其中钢渣的掺入效果显著,使其第一峰值出现的时间延迟30 min以上。考虑固废微粉的最大利用率并参照快速修补材料1 d强度不低于42.5 MPa的规定,粉煤灰、钢渣和镍渣微粉的适宜掺量分别为20%、30%和30%。复合MKPC硬化浆体在养护24 h时的体积膨胀率较对比组均有所增加。此外,微观分析表明含固废微粉的MKPC硬化浆体生成晶体的数量增多、尺寸变小且形貌发生改变,结构堆积也明显变得致密。  相似文献   
5.
碳热还原法制备SiC晶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SiO2微粉、石英砂和高岭土为硅源,用不同粒度的石墨为碳源,Fe2O3、H3BO3和NaCl作为催化剂,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碳化硅晶须.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晶须的形貌和组成,研究了3种硅源、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和不同粒度的石墨对SiC晶须生成及形貌的影响,探讨了晶须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选用SiO2微粉作为硅源,H3BO3作为催化剂所合成的SiC晶须生成量和形貌都较好;不同粒度的原料会在反应空间和反应速度上对晶须的生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当石墨粒度为100目时效果较好;在晶须的顶端发现催化剂熔球,推测合成机理为VLS机理.  相似文献   
6.
王巧瑞  张辉 《山西建筑》2007,33(5):161-161,188
通过试验研究,阐述了矿渣微粉和磨细粉煤灰双掺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以及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优势,并列举了具体的实例加以验证,为FS双掺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再生骨料水泥混凝土的级配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种再生骨料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较小的最大公称粒径对混凝土强度有利.提出了微粉体系级配范围和关键粒径的概念,研究了硅灰单掺、矿渣和硅灰复掺、粉煤灰和硅灰复掺以及这3种掺和料复掺时的优化级配.指出了硅灰对获得紧密堆积体系不可缺少,且掺和料复掺时比硅灰单掺更为有效,这为堆积密实度计算结果所证实.流变学参数测定结果也表明,双掺15%(质量分数,下同)硅灰和15%粉煤灰时,浆体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最小,因而具有最优级配.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硅微粉干燥系统干燥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采用旋转闪蒸干燥机进行二氧化硅微粉干燥的工作原理。并针对微粉物料的特性进行分析,合理配置干燥系统。通过对干燥系统的分析及实际调试得出适用于微粉物料干燥的干燥系统的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9.
章伟  蔡莹 《化学世界》1999,40(12):619-622,623
综述了喷雾聚合法的发展状况,并结合具体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实现喷雾聚合过程的关键在于体系的反应完成时间必须小于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0.
依据国内外相关资料,分别从固相、液相和气相3个方面介绍了纳米氧化锆微粉的制备方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