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83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186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运用^3H-TdR标记示踪方法建立体外B16黑色素瘤侵袭模型,对15G^60Coγ射线照射血管内皮细胞前后侵袭率的时相变化进行了研究,而且运用放免及酶标技术检测辐射前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GI2,TXB2TPA,PAI的时相性变化,以探讨辐射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根据色斑的形成机理,采用相应的天然草本植物提取物淡化色斑。根据细胞内黑色素形成机理,选用适当抑制剂。减少黑色素的过量生成,防止皮肤表皮的继续黑化,提出美白与祛斑化妆品的合理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花椒籽种皮为原料,考察其黑色素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该黑色素属于酚类物质,耐光性差,在0~80℃下耐热良好;当pH5时黑色素产生沉淀,pH7时吸光度值增大且颜色加深;对KMnO4和K2Cr2O7稳定性良好,对Na2SO3稳定性较差;加入金属离子Mg2+、Fe2+、Zn2+、K+、Cu2+和Fe3+的花椒籽种皮黑色素溶液产生沉淀,其中Cu2+和Fe3+溶液吸光度值增大,Mg2+、Fe2+、Zn2+、Ca2+、Cr3+、Sn4+、K+溶液吸光度值减少;加入蔗糖、淀粉和食盐的该色素溶液吸光度值基本不变.2)花椒籽种皮黑色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清除·OH能力与Vc相当,其IC50为66.63μg/mL;清除O2-·能力比Vc好,其IC50为36.55μg/mL.  相似文献   
4.
电磁辐射、近距离强光屏闪及长时间的用眼过度,是导致电脑视疲劳的元凶。一般的防辐射眼镜不能解决强光屏闪的问题,因此抗疲劳效果不明显。PPT集团从2004年组成科研组,对强光屏闪做专门研究,但一直没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直到2007年,科研组在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各种丰富和逼真的皮肤图像,在对皮肤结构和皮肤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鲁棒算法对输入的单张皮肤图像自动进行色素分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全局性和局部性的合成。输入的图像首先被分成N个子区域,并依次在每个子区域利用ICA算法提取分离向量,之后对得到的分离向量进行合理性验证。如果分离向量不合理,则丢弃,在下一个子区域重复上述过程。最后,从所有的合理分离向量中得到最终的分离向量,分离得到黑色素和血色素的密度分布图。通过改变色素的密度可以进行全局性合成,也可以利用密度信息选取感兴趣区域进行局部性合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非常有效,可以对人体皮肤图像进行"电子化妆",重新生成更多逼真的合成图像。  相似文献   
6.
花椒籽黑色素化学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测试》2017,(3):49-52
通过紫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等表征手段对花椒籽黑色素结构进行研究。采用碱提酸沉、萃取方法提取、分离纯化花椒籽黑色素,用过氧化氢和联二亚硫酸钠对黑色素碱溶降解,分析其降解产物。实验结果显示黑色素含有苯环、烷烃C-H、羟基、羧基、氨基等官能团,是一种复杂大分子结构,其降解产物含有N-乙基异丙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丙氨酸丁氨酸硫醚。结果表明:花椒籽黑色素没有植物性黑色素的儿茶酚结构,是一种新的大分子黑色素,大红袍和白沙椒的花椒籽黑色素为同一物质。  相似文献   
7.
泰和乌鸡黑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方  倪治明  张莹  朱加进 《食品与机械》2012,28(3):144-147,150
研究江西泰和乌鸡黑色素的酶法和盐酸提取工艺。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确定蛋白酶和盐酸提取乌鸡黑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两种方法提取的黑色素得率、抗自由基性能、对光和热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蛋白酶提取乌鸡黑色素的最佳工艺:采用木瓜蛋白酶提取,pH 6.0,温度65℃,料液比1∶2(m∶V),酶底比为1∶25(m∶m),时间4h;盐酸提取乌鸡黑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4(m∶V),回流温度95℃,提取时间2h;酶法提取黑色素量大于盐酸提取,酶法提取的乌鸡黑色素抗自由基性能和对热的稳定性高于盐酸提取。说明蛋白酶法优于盐酸法,酶法提取的黑色素产量高,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8.
黑糯玉米色素提取与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萍  滕艳玲 《粮油加工》2009,(10):108-110
本文主要对黑糯玉米色素提取工艺流程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的影响最大,温度其次,提取pH值和料液比的影响相对较小。黑色素耐光性较差,但其耐热性较强,对酸、碱、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及Na^+、K^+等离子较稳定,对氧化剂及舢抖、Fe^3+等离子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速离心法精制的鱿鱼墨黑色素与Cu~(2+)作用,探究p H、温度、时间、黑色素添加量、Cu~(2+)浓度及盐度等因素对鱿鱼墨黑色素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 H为4,温度为60℃,吸附时间为10h,黑色素添加量为0.025g,Cu~(2+)浓度为8 mmol·L-1时,鱿鱼墨黑色素对Cu~(2+)的吸附量最大,达到70%。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和氯化镁对黑色素吸附Cu~(2+)的影响较小,氯化铁对黑色素吸附Cu~(2+)的影响很大,随着氯化铁浓度的增大,吸附量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配有水分测试探头CM825、色素测试探头MX18的皮肤弹性测试仪Cutometer MPA580,测定在使用一款保湿面贴膜前后及用后5 h内面部皮肤角质层含水量、黑色素含量及弹性的变化,评估面贴膜使用后改善皮肤水分、肤色及弹性的即时功效。结果表明使用该面贴膜有非常明显的即时功效,主要表现在皮肤水分含量较使用前有非常显著的增加(P〈0.05),测得皮肤黑色素含量也明显降低(P〈0.05),但弹性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