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41篇
化学工业   10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1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2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35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雨丰  李光强  肖永力  刘昱 《钢铁》2022,57(10):84-90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石灰快速溶解对转炉高效脱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石灰溶解过程中熔渣/石灰界面处形成的2CaO·SiO2产物层被认为是阻碍石灰溶解的关键因素。制备了具有两种不同CO2含量的部分煅烧石灰石,采用浸泡法研究了部分煅烧石灰石在转炉初渣中的溶解行为,并与纯石灰、石灰石的溶解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石灰石溶解时在液态熔渣中CaO的传质系数为石灰的2.1倍,残留CO2质量分数为10%的部分煅烧石灰石的传质系数高达石灰石的6.7倍。在CO2质量分数为0~43.5%时,石灰的溶解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石灰溶解过程中形成的2CaO·SiO2层严重阻碍了FeOx的扩散,从而减缓了石灰的溶解。与石灰不同,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O2能够破坏2CaO·SiO2层并破坏自身结构,有利于熔渣的渗透,这也适用于残留CO2的部分煅烧石灰石。制备纯石灰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石灰芯部完全煅烧,因此极易导致石灰外表面发生过烧,而制备部分煅烧石灰石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表面过烧的问题。此外,与石灰石相比,部分煅烧石灰石由于表面是石灰外壳,溶解初期其表面附近的炉渣温降相对更低,能够避免溶解初期出现停滞阶段。在转炉富余热量有限的情况下,部分煅烧石灰石的石灰替换比高于石灰石,这取决于部分煅烧石灰石中的CO2残留量。  相似文献   
2.
国外过氧化氢在化学合成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期国外过氧化氢在部分化学品合成中应用研究新进展 ,产品包括过碳酸钠、过碳酰胺、4Na2 SO4·2H2 O2 ·NaCl加合物、叔胺氧化物、水合肼、二羟基苯、季铵盐过氧化氢和甲乙酮肟。内容涉及产品质量 (纯度、安定性、溶解速率、外观等 )、产品收率、催化剂、工艺过程等方面改进。主要介绍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3.
凌绍明  沈文闻  隆金桥 《化学世界》2003,44(12):622-625
以银原子团簇作晶种,采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法制备了分散性好、规则球形的(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研究了(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液相(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和高压微波合成的液相金纳米粒子的最强共振散射峰均在580nm处,它们的吸收光谱图相似,最大吸收分别在518.5nm和524.8nm。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K5CoW12O40.3H2O催化剂对苯甲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反应的催化活性。考察了醛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质量、带水剂体积、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5CoW12O40.3H2O是缩醛反应的良好催化剂。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苯甲醛与1,2-丙二醇物质的量比为1:1.2、苯甲醛物质的量为0.1mol、催化剂质量为0.3g、环己烷体积为10mL、反应时间45min,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最高可达92.8%。  相似文献   
5.
K_5CoW_(12)O_(40)·3H_2O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杂多化合物K_5CoW_(12)O_(40)·3H_2O作为催化剂对环己酮和1,2-丙二醇缩酮的催化活性。系统考察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质量、带水剂体积、反应时间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杂多化合物K_5CoW_(12)O_(40)·3H_2O是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酮醇物质的量比为1:1.4、催化剂质量为0.5 g、带水剂环己烷体积为9 mL、反应时间为70 min的最佳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最高可达94.2%。  相似文献   
6.
Wcomet直接还原法渣铁分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还原温度、渣相配料碱度和渣中CaF2、K2O、P2O5、S、FeO的含量等因素对2CaO·SiO2形成及其相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快速升温条件下,温度高于1300℃后2CaO·SiO2才大量生成;CaF2、S和FeO对2CaO·SiO2相变不产生影响,但K2O和P2O5对2CaO·SiO2相变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渣相二元碱度R〈1.8时渣的自然粉化效果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7.
以聚吡咯(PVP K60)为表面活性剂和碳源,采用流变相法合成了x Li Fe PO4·y Li3V2(PO4)3/C正极材料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形貌和结构进行了测试;采用电池测试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样品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不同复合比(x:y)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材料中存在两相复合与元素掺杂两种效应;当复合比为5∶1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在0.1和10 C倍率下放电容量分别达到162.7和104.6 m Ah·g-1,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岳淑贞  余妙  谢钧 《计算机教育》2011,(19):74-76,80
针对多数计算机网络实验课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其缺点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将"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课中,并以配置路由选择协议为实验案例,探讨"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在其中的应用,为该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其他实验中的应用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苄嘧磺隆和丙草胺复配的20%水分散粒剂(W DG)配方中使用的助剂、填充剂进行选择和优化;按照产品加工工艺所示的方法制得制剂,并对制剂热贮前后的崩解性、润湿分散性悬浮稳定性等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根据实验结果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配方;最后对较佳配方制得的制剂进行热贮稳定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悬浮率、乳化性及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较好的情况下,崩解时间为60 s,符合水分散粒剂的技术指标要求,解决了液体原药固体化、崩解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围绕建筑学专业A+T·CDIO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中国建筑史课程的内容及其特点,结合教学过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进行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