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84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模具结构、浇注系统。退料形式、压铸设备等方面,介绍了此铸模设计方案的变化形人。  相似文献   
2.
3.
为得到不同杂波背景下的良好检测性能,给出了一种改进的VI CFAR检测器.该检测器主要利用均值类可变性指示(MLVI)CFAR检测器和有序统计类可变性指示(OSVI)CFAR检测器的各自优点以及VI CFAR的以背景均匀程度自动选择不同检测器思想.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检测器在均匀背景下性能基本与MLVI CFAR重合;多目标背景下具有较强的抗多目标能力;杂波边缘背景下有较好的虚警概率控制能力且运算量小,是一种稳健的检测器.  相似文献   
4.
软件体系结构提供了软件系统的高层抽象,对于软件密集型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体系结构层次的可变性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软件的定制和演化。目前体系结构层次的可变性建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在分析出领域体系结构后,无法很好地实现体系结构的建模,而且体系结构层次可变性建模方法并没有很好地对可变性的复杂依赖关系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图的体系结构可变性建模方法,基于UML Profile扩展机制,定义了可变性的构造型、标记值和相关的约束,并利用基于分离的可变性建模方法,定义可变点交互视图对系统中存在的依赖进行建模。基于可变性视图和依赖视图分离的可变性建模方法,实现了复杂依赖关系的有效管理,提高了可变性建模的效果。以船舶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作为研究案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软件密集型系统的建模。  相似文献   
5.
朱振华  吴晓娟  王磊  亓磊 《计算机工程》2008,34(5):201-203,206
利用红外敏感的摄像机获得司机脸部图像,通过可变性模板匹配的方法对眼睛进行定位,然后利用卡尔曼滤波的方法跟踪眼睛,得到司机的眨眼持续时间参数,以此为依据判断司机是否疲劳.主要研究了其中的图像处理方法--特征提取算法和眼睛定位、跟踪算法.实验结果证明,眨眼持续时间判断是否疲劳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数码设计:surface》2009,(3):142-144
学习过美术和雕塑的查克·霍伯曼(Chuck Hoberman)曾经用超过15年的时间设计了一系列玩具,叫做“可变性动态模型积木”。其中最有名的霍伯曼球面(Hoberman Sphere)是一种通过一根手指拖拉就可以平滑改变形状的结构玩具。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UML的软件产品线可变性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代忠  赵文耘  彭鑫 《计算机应用》2008,28(8):2137-2140
将UML引入到软件产品线开发中,在产品线可变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UML的产品线可变性建模方法。该方法不仅支持可选、多选一等可变点类型的描述,还支持软件产品线可变性的约束建模。在此基础上,还通过一个手机应用软件的产品线可变性建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数据密集型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行业与领域。在分层的数据密集型系统中,数据展现子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用软件产品线的方法开发一组具有相似需求的数据展现子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开发人员的效率。然而,传统的软件产品线构造与定制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该类子系统的可变性特性。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套基于可变点的数据展现子系统定制化开发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软件产品线特征元模型进行了扩展,并基于该元模型总结出一套面向需求文档的特征建模过程和可变点实现技术方案。另外,该方法提出两阶段的定制过程支持子系统的定制化开发。最后,通过一个财务数据系统中的数据展现子系统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固定的状态和单一的形式,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也不应是局限的、固有的,经验感知往往使我们对事物存在方式的认识受到限制,应在静中求动,通过关联性寻求可变因素。本文还通过对灯的"开"与"关"状态的联想为例,浅析"静中求动"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设计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种假设,不是一种宣言,而是一种步骤、一个瞬间,这里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没有真实性,只有经验性,没有那是什么,只有发生了什么",设计是实现作品与生活之间的一种可能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陈微 《长江建设》2012,(9):142-143
"江城印象"是一个具有敏感性,独创性和参与性的方案。在整个方案中我们需要通晓人的使用和感受,然后在设计中反应人的使用和感受。"江城印象"的景观感知取决于整个氛围空间的把握,整个景观设计始终把整体氛围与局部氛围相互贯穿,从而使景观也富有"表情",对景观材质的巧妙应用使小区景观富有自己的"名字",而在设计中,架空层的处理,几何草皮的处理,平台空间的处理等都出现许多可变性的景观,因此,景观又赋予场所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