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1篇
  免费   1434篇
  国内免费   1014篇
电工技术   1327篇
综合类   1605篇
化学工业   580篇
金属工艺   1146篇
机械仪表   3393篇
建筑科学   1689篇
矿业工程   3169篇
能源动力   610篇
轻工业   147篇
水利工程   2692篇
石油天然气   1347篇
武器工业   138篇
无线电   10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8篇
冶金工业   703篇
原子能技术   131篇
自动化技术   49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531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398篇
  2016年   533篇
  2015年   666篇
  2014年   1120篇
  2013年   990篇
  2012年   1741篇
  2011年   1579篇
  2010年   1109篇
  2009年   1025篇
  2008年   840篇
  2007年   1174篇
  2006年   1101篇
  2005年   932篇
  2004年   773篇
  2003年   692篇
  2002年   632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this study, the hydraulic reactivity and cement formation of baghdadite (Ca3ZrSi2O9) was investigated. The material was synthesized by sintering a mixture of CaCO3, SiO2, and ZrO2 and then mechanically activated using a planetary mill. This leads to a decrease in particle and crystallite size and a partial amorphization of baghdadite as shown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and laser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Baghdadite cements were formed by the addition of water at a powder to liquid ratio of 2.0 g/ml.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ngths were found to be ~2 MPa after 3-day setting for a 24-h ground material.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measurements showed an incongruent dissolution profile of set cements with a preferred dissolution of calcium and only marginal release of zirconium ions. Cement formation occurs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whereas the unground raw powder leads to a pH of 11.9 during setting, while prolonged grinding increased pH values to approximately 12.3.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天然气管道“主干互联、区域成网”(以下简称“互联互通”)基础格局逐渐形成的背景下,天然气管网规模日益扩大、管道分支和气源增加,并且分布不集中、输送方向可变,使得输气方案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解决某些地域的供气紧张问题;但受现有站场和设备的限制,暂不能满足某些多线组合极限工况,使得“互联互通”的初衷难以全部实现。为了使得现有的各输气干线在实现“互联互通”之后可以满足更多的多线组合工况,在分析“互联互通”背景下M管网工况变化的基础上,研发了可以进行水力仿真和压气站方案制订的计算软件,并对3种极限工况下的不同输气量情况进行了可行性试算,进而基于试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网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经验证,软件计算误差满足要求;(2)在M管道某处增设压气站或在某些输气站场配置压缩机组;(3) M管网改进调整后,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多线组合极限工况,真正实现“互联互通”的输气方案。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全国天然气管网早日实现“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3.
构皮滩水电站为满足2008年12月工程提前发电的需要,结合现有泄洪洞地质情况和施工情况对泄洪洞布置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降低进口高程为550 m的泄洪洞和坝身放空底孔联合参与后期导流,可缓解2007年导流隧洞下闸封堵后大坝在2008年汛期施工的压力,为大坝施工增加了2个月左右的工期。  相似文献   
4.
梁112块沙四段薄互层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112块沙四段薄互层油藏属于典型的高压、特低渗透油藏,具有油层多、单层薄、砂岩与泥岩交互等特点。常规压裂效果不理想。通过建立单井模型,确定了压裂应以增加裂缝的长度为主;利用FracproPT软件模拟优化加砂规模;根据油层物性特点优化射孔方案;配套应用粉陶降滤和控制缝高等技术优化了水力压裂工艺。2004年共对11口井实施了大型水力压裂,平均加砂量为42.5m3,平均加砂强度为1.6m3/m,累积增产原油达2.75×104t。  相似文献   
5.
水力射孔对套管强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力射孔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完井方式,深穿透水力射孔技术辅助定向水力压裂可以实现油气层改造和油气井增产。但是,水力射孔套管会在孔眼处造成应力集中,使得局部应力过大而削弱了套管和水泥环的强度,可能会影响套管的使用寿命。因此,文章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射孔套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水力射孔后套管管体的应力分布,重点研究了水力射孔参数-孔密、孔径、孔深、射孔方位角等对套管强度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沿着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深穿透水力射孔,选择合适的孔密、孔径可将射孔对套管的损害降至最小。研究结果为提高水力射孔完井设计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非稳定渗流计算的计算精度 ,通过数学分析得到了水位传导系数随时间变化时 ,一类非稳定渗流井流模型的半解析解 ,并进行了计算比较  相似文献   
7.
钻机用集成化液压源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当前钻机液压配套设备越来越多的趋势,研制了集成化液压源。集成化液压源不是把原有的几个液压源的叠加组合,而是实现了液压源电气就地控制和远程控制、流量集中控制分配,压力集中控制,形成多种输出流量、多级输出压力和多个输出端口。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国内小直径管井下注剂设备配套工具不完整,不能满足现场使用要求的情况,研制了井下注剂用小直径管起下装置。该装置采用可正反向旋转的液马达驱动主轴的方案,通过同步齿轮带动链条,夹紧机构使链条上的夹块夹住小直径管,由液压系统实现整个操作与控制,从而使装置上下运动。井场模拟试验表明,井下注剂用小直径管起下装置可完全满足小直径管起下作业的要求,且可避免小直径管管体的变形和损坏。  相似文献   
9.
以矿用液力联轴器为研究对象 ,阐明其喷油着火的机理 ,分析其喷油着火的原因并作出事故树分析 ,针对现场使用的情况 ,提出预防措施及发展趋势 ,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paper, the load-carrying capacity, power losses and stiffness of disk-type hydrostatic thrust bearings including the case of eccentric loading are discussed theoretically. The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a two-dimensional elastohydrostatic problem with an elastic deformation model, which is extended to adapt it for a non-axisymmetric load acting on the thrust bearing. The bearing is made of a combination of stainless steel/stainless steel and stainless steel/plastics. For the elastic materials, the maximum stiffness derived from, i.e., minimum film thicknes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rigid material in the range of a large ratio of pocket pressure and a hydrostatic balance ratio of over unity,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load to the maximum hydrostatic load-carrying capacity. The maximum load-carrying capacity and minimum power loss can exist in the domain of the hydrostatic balance ratio over unity for the case of the bearing consisting of elastic/rigid materials,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composed of the same rigid materials. For the case of water, the power loss due to leakage flow is slightly larger but that due to frictional torque i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in the case of hydraulic oil. Then, the total power loss i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of hydraulic o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