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7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13篇 |
化学工业 | 57篇 |
金属工艺 | 8篇 |
机械仪表 | 12篇 |
建筑科学 | 9篇 |
矿业工程 | 6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89篇 |
石油天然气 | 16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 |
冶金工业 | 14篇 |
原子能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针对煤衍生重质产品的组分分析,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研究了其定量问题。首先,建立高分辨的色谱分离体系,使组分得以好的分离和定性。对各分离组分定量测定采用了外标法和外标-定量因子法。实验表明准确定量的技术关键在于:溶解样品溶剂的合理选择;配制样品溶液浓度的正确控制;配制样品溶液的进一步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4.
HPLC-ELSD检测发酵液中L-天冬氨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定量测定发酵液中L-天冬氨酸(Asp)的含量,结果表明,L-天冬氨酸浓度在0.8000~3.200 g/L时,其峰面积(Y)与相应的浓度(X)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2.8466X-0.138,相关系数R2为0.9995.L-天冬氨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70%~101.3%.相对标准偏差为0.5601%~2.085%.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好、稳定性高,能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发酵液中L-天冬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6.
7.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油脂精炼副产物脱溴馏出物中生育酚含量的测定,是一种经济、实用、分析成本低、操作简便、试验灵敏度高、无样品交叉污染等优势的方法.它非常适合油脂生产企业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嵌入式中央控制器为核心,采用ARMLinux操作系统,结合荧光检测、步进电机控制、恒温控制设计了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测定仪.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化学发光免疫物从注入到测量结果输出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仪器远程操作,运行稳定,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医疗、生物技术及其他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微囊藻毒素在水体中含量低、检测干扰大等特点,在色谱柱选择、色谱条件优化等方面进行试验,进一步提高了微囊藻毒素检测的灵敏度.在优化条件下,将浓度为10 mg/L微囊藻毒素标准溶液1 mL加入到1 000 mL水样中,富集、洗脱后,定容到0.5 mL进行分析;按标准加入法计算回收率,其平均回收率为99.6%,相对标准偏差为6.7%.对大庆某水库的原水、出厂水以及油田注水进行布点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在原水及油田注水中检测到微囊藻毒素,其平均浓度范围为0.15~0.44 μg/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