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8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63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340篇
化学工业   571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28篇
建筑科学   261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6631篇
水利工程   25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4篇
冶金工业   57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4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476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6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明确大豆蛋白纳米纤维的结构形成和扩宽铁强化剂的食品工业应用,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为原料,通过5 h的酸热处理制备纳米纤维(soy protein isolate fibrils,Fib SPI),系统研究纤维形成前后蛋白结构的变化,并进一步制备铁纳米颗粒(iron nanoparticles,Fe NPs),探究Fib SPI对铁的稳态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酸热处理过程中,SPI产生大量的β-折叠结构,其与硫磺素T结合,显示出增强的荧光强度;此外,7S组分先发生降解,利于纤维成核形成,随后11S逐渐被水解,促进纤维生长;同时水解产生大量的小肽组分,提高了产物的还原力。研究进一步利用Fib SPI递送铁纳米颗粒(Fe NPs),发现与原始SPI相比,铁纳米颗粒可在Fib SPI原位形成胶体稳定的铁-大豆蛋白纳米纤维复合物(Fe FibSPI),并以Fe(II)形式存在,其对乳液体系色泽及稳定性的影响较硫酸亚铁或氯化铁小。该研究可为构建新型植物基铁强化剂递送体系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析浅圆仓安装压力门式伞型多点布料器对储粮直接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压力门式布料器入粮与传统单点式入粮相比,能显著缩短平仓作业时间,改善入仓时杂质的分布情况,提高通风的效率,明显降低储粮期间工作的强度和费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2017年阿克苏市引进5个早熟复播鲜食大豆品种进行品种对比试验,通过开展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等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合阿克苏市栽培的鲜食大豆品种并进行示范,进一步推广,从而丰富我市复播作物种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丰富市民的菜篮子.  相似文献   
5.
6.
《中国食品学报》2020,(4):99-99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孔凡江、刘宝辉团队,多年来对大豆开花进行了长期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近日在大豆驯化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在基因水平证明了“农作物驯化综合征”的发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玉米大豆争地矛盾,充分发挥玉米/大豆(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实现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笔者所在研究团队针对现有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装备存在的问题,按照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指导思想,研制出轻简、高效、优质的种、管、收机具,实现了玉豆带状种植全程机械化。文章对机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玉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指出种、管、收机具将以种植装备智能化、田间管理多功能、高效低损联合收获等技术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张可鑫  张金艳  王亚飞 《农药》2020,59(1):56-59
[目的]通过测定黑龙江省密山地区典型农场大豆田0~45 cm土层中氟磺胺草醚、灭草松、烯草酮等常用除草剂混剂的残留量,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QuEChERS法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测定3种除草剂的空间残留量。[结果]在各采集点土壤中,氟磺胺草醚残留范围为3.34~67.84μg/L;灭草松为6.27~56.03μg/L。而烯草酮未检出。[结论]密山地区大豆田土层中,除草剂残留空间分布氟磺胺草醚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灭草松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5)
当前,玉米、大米、水稻、小麦是我国的主要作物,其中大豆和玉米是主要的竞争作物,而如何提高大豆产量便是当前农民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推广大豆种植新技术成为大豆增产、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大豆窄行密植和大豆大垄高台密植两种技术是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较快的先进栽培技术。这两种栽培技术一般可比常规耕作模式增产45%以上。本文就针对大豆密植技术的概念、优势以及分类和有效方法做了一定的分析和阐述,以此来供专业人员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药》2015,(2):97
<正>为了符合荷兰的植物检疫要求,巴西近日授权使用基于活性成分吡虫啉的登记产品。该项批准已经在联邦官方公告中公布。吡虫啉将用于专供出口的几个观赏植物品种中。植保秘书确认了此次发布。根据新的批准文件,这些产品应当以700 g/L的浓度、21 g活性成分/100L水的剂量处理规定品种的幼苗。吡虫啉作为一种用于棉花、大豆作物及具有重要经济影响的其他作物的成分,该分子对目标作物具有内吸作用并可在整个作物中传递,其还可用于防除刺吸式口器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