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衣藻为生物吸附材料,研究了它对重金属钴、铜、锌的生物吸附,并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衣藻对这三种金属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锌钴铜;农藻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很强,可用衣藻来处理含重金属的废水。  相似文献   
2.
苯酚、苯胺对黄河水中藻类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长抑制方法,研究了苯酚、苯胺对黄河水中藻类的急性毒性,得出了苯酚、苯胺对优势藻种小球藻与衣藻24~96 h的EC50值.结果表明:在试验周期为48~72 h时毒性作用最强,小球藻对两种物质的敏感性远大于衣藻.该方法可用于黄河水的水质监测.  相似文献   
3.
衣藻(Chlamydomonas sp.)属绿藻门,是最低等的单细胞植物。近年来,随着中间纤维研究的逐步深入,在高等植物细胞和原始真核细胞甲藻中都先后证实了中间纤维的存在。那么,具有典型真核细胞特征的衣藻中是否存在中间纤维,这个问题从进化的角度看是很有意义的。我们采用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衣藻的一个新种(Chlamydomonas sp.)为实验材料。参照Fey的方法并针对衣藻存在复杂的细胞壁的特点作了如下的分级抽提:首先用1M高氯酸钠在25℃处理1小时,再用2%纤维素酶和0.5%离析酶在避光条件下25℃作用3小时,除去细胞壁成分;然后用含1%Triton X-100的细胞骨架  相似文献   
4.
衣藻整体细胞作了~(57)Fe的穆斯堡尔谱测量。由在各种不同光照诱导条件下和具有不同含量KNO_3的培养基中生长的衣藻的穆斯堡尔谱,结合生化分析,对衣藻中含铁生物分子的可能组分及其相对含量与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5.
采用特异反转录引物,构建莱茵衣藻microRNA(miRNA)的cDNA文库.选用U4核仁小分子RNA(small nucleolar RNA,snoRNA)作为内参,用SYBR(R)green RT-PCR对3种与莱茵衣藻缺硫胁迫反应相关的miRNA进行检测,利用在线平台软件Web MicroRNAs Designer(WMD3)对miRNA靶基因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缺硫胁迫下,3种miRNA(miRNA1145.2、miRNA1146和miRNA1158)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与正常培养的莱茵衣藻表达miRNA的相对丰度比值分别为3.11、2.38和3.67.靶基因预测分析表明,miRNA1145.2能影响脂肪酸氧化反应,miRNA1146与辅酶Q代谢相关,miRNA1158可能参与磷酸戊糖途径调控.  相似文献   
6.
衣藻(Chlamydomorm sp.)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紫外线(Uv-B)辐射增强的情况下,外源SNP(硝普钠,N0供体)对其抗氧化酶SOD(超氧化物岐化酶)、CAT(过氧化氢酶)、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对衣藻生长曲线的影响.探讨了NO对藻类在辐射休克情况下的生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IFT25是维持纤毛运动和感知所必须元件纤毛内运输蛋白IFT复合物B中的重要组分之一,探索IFT25尤其在模式生物莱茵衣藻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作者采用经济和简单的方法,制备莱茵衣藻IFT25的兔源多克隆抗体。将ift25分别连接到pMAL-c2X-和pET-28a(+)-载体上,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大量表达,并经亲和纯化后蛋白质纯度超过90%。通过颈背部皮下多次免疫8周龄大的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取第五次免疫后血清用ELISA测定效价超过128 000。抗血清依次经过Protein A和硝酸纤维素膜纯化后,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制备的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莱茵衣藻中的IFT25,为IFT25作用机制的阐明和纤毛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原核表达及纯化莱茵衣藻纤毛内运送蛋白IFT70,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以质粒p GAD-ift70(含莱茵衣藻ift70基因N-末端编码380个氨基酸的核酸序列)为模板,分别构建带有6×His和MBP标签的原核表达质粒p ET-28A-ift70和p MAL-C2X-ift70,转入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6×His-IFT70和MBP-IFT70融合蛋白,并进行亲和层析。将纯化的MBP-IFT70融合蛋白免疫2只新西兰大白兔,经耳动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经两步亲和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分析。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原核表达质粒p ET-28A-ift70和p MAL-C2X-ift70构建正确。6×His-IFT70和MBP-IFT70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 000和80 000,纯化后纯度可达90%。家兔1及家兔2抗血清的效价分别为128 000及256 000,纯化的抗血清可与莱茵衣藻IFT70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于相对分子质量约70 000处可见特异性结合条带,可与野生型莱茵衣藻CC-125纤毛上的IFT70蛋白发生特异反应,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红色荧光。结论成功制备了抗莱茵衣藻IFT70的多克隆抗体,为IFT70在IFT和纤毛组装中作用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莱茵衣藻制氢的机理和过程,制约莱茵衣藻制氢现存的一些问题和一些优化产氢的方案,并对莱茵衣藻制氢的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食品科学》2007,28(11):434-434
通过100余位科学家的努力,农藻(一种单细胞土生藻类)的基凶组已经基本测定完成。在10月12日的《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发表了他们对莱氏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基因组的分析报告。研究人员在衣藻基因组中发现了动植物早期进化的线索,尤其是在光合作用和鞭毛进化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