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85篇
  免费   1516篇
  国内免费   3029篇
电工技术   3491篇
综合类   5047篇
化学工业   7990篇
金属工艺   6670篇
机械仪表   2713篇
建筑科学   1247篇
矿业工程   1480篇
能源动力   924篇
轻工业   3777篇
水利工程   671篇
石油天然气   3220篇
武器工业   200篇
无线电   110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38篇
冶金工业   4701篇
原子能技术   1331篇
自动化技术   630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600篇
  2011年   587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578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5683篇
  2002年   9651篇
  2001年   7441篇
  2000年   5307篇
  1999年   3807篇
  1998年   3746篇
  1997年   3055篇
  1996年   3347篇
  1995年   3116篇
  1994年   2725篇
  1993年   1284篇
  1992年   1757篇
  1991年   1966篇
  1990年   2177篇
  1989年   258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友林  汪国才  陆强 《炼钢》2022,(3):43-47
采用酸浸低倍检测、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手段对圆坯表面网状裂纹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圆坯表面网状裂纹沿粗大奥氏体晶界呈网状分布,存在明显脱碳现象,裂纹内富集As元素。分析表明圆坯表面网状裂纹的形成原因是钢中As元素含量高导致的奥氏体晶界As元素富集和过热度高导致的奥氏体晶粒粗大。据此进行了控制圆坯表面网状裂纹的工艺优化措施,控制钢中As元素质量分数在0.008%以内、控制钢水过热度在20~35℃、降低结晶器保护渣熔点并提高黏度,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由于贝氏体相变和马氏体相变的不完全性,在计算相变转变量时,常需要测定残留奥氏体量。测定残留奥氏体常用金相法、磁性法和X射线衍射法。金相法测定残留奥氏体是借助于物体的二维截面来推断三维空间中显微组织的定量关系。从定量金相原理可知:待测相所占体积分数等于在观察试样面积中所占的面积分数,也等于在观察线段中它所截线段的百分比,也等于在观测的总点数中所占的点数百分比。据此,各相相对量的测量方法就有面积计量法、截线法和计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避免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管线管在服役过程中的交变载荷作用下引起的塑性损伤,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了Chaboche随动强化模型,研究了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在循环应变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行为。结果显示,在循环应变作用下,应变优先在铁素体中形成累积,并在铁素体、贝氏体界面集中;随应变幅的增大,应变带在铁素体中形成,而贝氏体内累积应变增加不大,两相界面应变差增大。研究表明,铁素体内应变和两相应变差的增加将降低双相钢的塑性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卫卫  刘浏  李光瀛 《钢铁研究学报》2019,31(12):1053-1057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冷轧双相钢DP980的强塑性,采用低C-Si-Mn-Nb-Cr成分,通过调整连续退火工艺参数,系统研究了工艺组织性能的关系,利用OM、SEM、EBSD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条件下各相的比例、尺寸、形貌、分布,同时利用力学拉伸试验手段研究了连退两相区退火温度对强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调整连续退火工艺,不仅可以在冷轧铁素体和马氏体双相钢的组织上获得少量的残余奥氏体,也能细化再结晶晶粒,最终获得ReL/Rm≤0.5、高伸长率A50≥15%的冷轧DP980,提高强塑性的同时改善了成型性能。  相似文献   
5.
磁导率检测技术是一种可高精度评价铁磁构件整体或部分区域应力集中、疲劳损伤状况的无损检测方法。依据磁导率检测原理,以430铁素体不锈钢试件为研究对象,研究激励电压幅值、激励线圈匝数、检测线圈匝数及外加拉应力对检测传感器最优激励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优检测频率随激励线圈匝数的增加而减小;最优检测频率与外加拉应力有关,当外加拉应力超出试件的弹性变形阶段时,最优频率随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大;最优检测频率不随激励电压幅值、检测线圈匝数的变化而变化,但随着激励电压幅值、检测线圈匝数的增加,检测灵敏度升高。该研究结论可为灵敏传感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研究轧制过程中氧化物粒子对母材组织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只在再结晶区进行轧制的新工艺路线,利用常规冶炼及氧化物冶炼的实验钢分析其轧态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相变过程。结果表明:在新轧制工艺下,氧化物冶金钢母材显微组织由常规的贝氏体板条束变为针状铁素体,其基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80℃冲击韧性达149J;热轧工艺下的组织转变分两阶段进行,初期是针状铁素体的形核和晶粒细化,之后贝氏体相变被限制在针状铁素体板条间构成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7.
 对于氧化物冶金船板钢而言,细小弥散分布的夹杂物会对其原始晶粒产生钉扎和诱发晶内铁素体的双重作用,且研究发现诱发晶内铁素体的夹杂物尺寸与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存在一定的匹配关系。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晶粒尺寸下,诱发晶内铁素体的夹杂物尺寸与原奥氏体晶粒度间存在近似线性关系,且随着奥氏体晶粒度的增大,诱发晶内铁素体的夹杂物尺寸则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8.
梳理了非相关显示形成原理和引起非相关显示的类型,以及非相关显示的失效分析验证步骤,并举例说明了碳化物带状组织和残余奥氏体组织引起的非相关显示辨析。结果表明:磁粉检测时材料和显微组织引起的非相关显示在判别上存在难度,需要借助于金相分析进一步验证;非相关显示的分析验证步骤根据工件的具体情况而略有变化。  相似文献   
9.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铁素体基Ti-Mo高强钢在连续冷却相变过程中组织及硬度的变化及其原因,通过热膨胀法、金相及硬度等实验研究了Ti-Mo微合金钢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组织及性能的变化,探讨了冷却速率对组织、硬度及相变行为的影响机理,揭示了(Ti,Mo)C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Ti/Mo原子比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由0.06℃/s增加至17.9℃/s,组织依次为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硬度由144HV逐渐增大至228HV。当冷速由0.14℃/s增大至0.90℃/s时,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比例不断增大,珠光体比例不断降低,硬度的提高主要来自于铁素体晶粒尺寸的细化及纳米级(Ti,Mo)C粒子的增多;当冷速由1.79℃/s增大至17.9℃/s时,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比例不断降低,贝氏体比例不断提高,硬度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贝氏体组织的细化及其比例的增加。(Ti,Mo)C粒子主要有2类:一类是奥氏体中析出的10~20nm的粒子,Ti原子数分数约为88%,另一类是铁素体中析出的小于10nm的粒子,Ti原子数分数约为68%,EDS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在不同尺度对样品进行组织观察,通过X射线衍射进行马氏体含量分析,通过SEM、TEM结合组织观察分析试样的变形机制,研究了温变形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应变诱导马氏体含量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经温轧变形后,既有板条状马氏体,也有位错型马氏体。200℃下80%的变形量,会导致58. 23%的应变诱导马氏体生成。当变形量为80%时,400℃的变形温度相比于室温变形,其马氏体含量从约64%降低到了约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