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牛皮铬鞣废液循环过程中关键成分及水质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王颖萱,戴红,陈勇波,张宗才,张壮斗,章川波.牛皮铬鞣废液循环过程中关键成分及水质特征分析[J].中国皮革,2020(1):32-37.
作者姓名:王颖萱  戴红  陈勇波  张宗才  张壮斗  章川波
作者单位:1.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大学)610065;2.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610065;3.宝斯卡(化工)有限公司476000;
摘    要:针对铬鞣废液循环工艺技术在某制革企业工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中对连续循环30次铬鞣废液中总铬、Cl-和SO42-含量的变化,水质污染特征和蓝湿革收缩温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总铬含量在前15次循环有上升趋势,后期基本稳定;Cl-含量在循环15次前有所下降,后期稳定在17~18 g/L;SO42-含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约600 mg/L。铬鞣废液在循环30次后水质污染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循环前期CODCr含量逐渐上升,在循环15次后趋于平衡;NH4+-N在循环15次后稳定于400 mg/L左右,30次后约200 mg/L;铬鞣废液TOC含量稳定在1 000~1 400 mg/L,基本上呈现先上升后期稳定的趋势。铬鞣废液分别在循环第15次、第10次以后未检出六价铬的存在,且循环后鞣制的蓝湿革收缩温度均在95℃以上,耐湿热稳定性良好,基本满足后期应用条件,实践证明本试验所用铬鞣废液循环利用工艺技术是安全环保可行的,且风险较低,对后期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制革  铬鞣废液  水质特征  成分  循环利用  清洁生产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