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后工业时代旧工业建筑的转型再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建筑实例分析后工业时代旧工业建筑的多种转型模式,指出在社会产业结构深刻转变的当下对旧工业建筑转型再利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加快了城市更新的脚步。主城区工业遗产的改造和再利用已经成为近年来各大城市更新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以北京798艺术区、南昌699文化创意园和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探索了它们共性和特性的改造策略,以此来研究主城区工业遗产的地域性改造问题,希望能为其他城市主城区工业遗产的地域性改造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合肥大学城的发展为例重点探讨了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的理念途径.介绍了这一项目从策划、总体规划到施工建设的全过程。从中,提出了以景观环境规划为导向的校园规划及其方法途径:1.以人为主体的思维景观和以生态为主体的环境景观概念:2.以景观环境规划为导向的校园规划理念及其与传统规划方法之间的关联;3.合肥大学城校园规划的案例实证。  相似文献   

4.
引言 1998年夏天,设计界传奇人物登琨艳(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人称"建筑界的怪才")骑着一辆自行车,沿着上海苏州河开始为他的工作室寻找新家.经过南苏州河1305号门前时,登琨艳不小心摔了一跤,这一跤不仅让他摔断了腿,更摔掉了几十年来积在苏州河两岸旧仓库里的灰尘,摔出了滨江创意园区.  相似文献   

5.
冯雨  朱磊 《小城镇建设》2008,(12):49-52
在后工业化的时代背景面前,广大的农村面临村庄凝聚力的消失、农村文化衰落的困境。作为凝聚力和归属感象征的社区模式在这个特殊时期被重新关注。后工业化时期,社区建设应担负起重建农村基层民主组织、增强村庄凝聚力和复兴农村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在后工业时代背景下,封闭而呆板的工业园区面临改造升级以满足新的社会和市场需求。缺少工业遗产价值"豆腐块"形式的建筑类型如何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来激活场所?全至科技创新园改造通过绿色人文空间的重塑,营造与沙井当地相融合的建筑空间和社区氛围,创造了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和人性化场所。  相似文献   

7.
程露 《华中建筑》2020,(10):94-97
2015年我国三产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在该背景下,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将逐步转型,退让于服务业与知识经济。有"十里钢城"之称的武汉市青山区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在知识经济冲击下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社会就业、空间利用面临一系列难题,积极探索出"优二进三,生态宜居宜业新城区"规划路径模式,该模式以产业转型和功能导入为先导,引导城市用地空间布局,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城区空间治理多维度,并将空间规划与产业规划密切衔接,对城区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工业大发展的时代,往往会裹挟着大多数人,意义鲜明地去生活与行动。这意义鲜明的生活,是一种饱含时代使命的奉献生活,时代使命在相当大程度上直接成为个体的内在生命体验。这体验在后人看来无论显得多么的幼稚或简单,但它在那具体的个体生命中却是丰满真实的……  相似文献   

10.
陈卓轩 《城市住宅》2021,(8):212-213
在后工业时代背景下,老旧而封闭的工业居住区难以满足新的社会和市场需求而面临改造升级.平湖半岛的改造通过对旧工业区生态人文空间的重塑,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创造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和人性化场所,实现民俗文化与商业旅游互利共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客家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类型的一种型式,发展至今,在赋予其时代使命的同时更需体现其地域性、民俗性的特色。“客天下”规划营造以客家建筑文化为脉,分析了国内首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客天下文化旅游小镇在山水交融、空间结构、建筑营造、交通动线等方面的设计特色,体现出规划和建筑型式上的演变创新。探讨以生态营镇、业态立镇、形态塑镇“融合”的设计策略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俗建筑文化传承与复兴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方面通过对平和县九峰镇总规特色的简要介绍,试图提供一种规划借鉴;另一方面对当前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试图对小城镇规划理论进行梳理,并归纳出一些针对性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3.
陈种  阳建强  刘源 《新建筑》2005,(3):92-94
通过对我国传统小城镇规划和设计现状、特点的分析,在小城镇规划设计层面对传统小城镇规划和设计在人居环境观念、生态可持续观念、历史文化保护观念和特色设计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五大连池新镇是依托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资源而新建的旅游镇,兼具生态移民镇与游客服务基地的功能,其规模适中,十分适宜发展慢行交通系统。本文综合了该镇贯穿于概念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等不同阶段的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从“慢”格局、“慢”交通、“慢”游赏三个角度,对整体规划格局到局部的设计意向都进行了剖析,较系统的总结了规划组对于旅游镇慢行系统的规划设计思考及其成果。  相似文献   

15.
郑力鹏 《新建筑》2004,(6):64-67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园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中国人规划建设的一所中国式的高校山水校园。对该校的历史概况和石牌校园的规划建设作了简要介绍,对校园规划建设的特点作了初步分析,旨在弘扬前辈们可贵的创造性实践,并为我国当前高校新校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英国城市规划师艾伯克隆比为英国战后城市重建做了大量城市规划工作,尤以"大伦敦规划"最为著名。之后,他又被邀为香港拟备"香港初步城市规划报告"。该报告作为香港首部战略性城市规划,使英国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延续到其远东殖民地,使香港成为西方文化与技术在东方的中转站。该文横向比较艾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与"香港规划报告",以追溯城市规划思想的源流与演变;纵向比较"香港规划报告"的"高密度发展与疏散、城市人口与工业布局、城市规划立法、新市镇建设"等城市发展提议与香港战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实践。通过分析该报告对香港城市规划的影响和贡献,以及探寻香港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体制形成的因素,对进一步完善香港近代城市史学研究,并为内地城市制订战略性城市规划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百浩  徐宇甦 《华中建筑》2006,24(5):121-126
该文通过对湖北省大悟县双桥古镇发展演变的阐述,分析了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古镇发展所起的作用,同时还分析了双桥古镇整体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及其建筑特色,以此发掘古镇兴衰的内因及其现实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21世纪直辖市重庆的空间发展决策,分析大学城的诞生背景,论述大学城的规划设计理念;解析大学城址西永—虎溪自然生态环境与景观特质,介绍山水园林城市的构思创意;确立大学城空间的社会与人文目标,介绍以人为本和寓教于境的构思创意;文质彬彬,湖光山色——大成湖环境与景观设计的构思创意。  相似文献   

19.
城镇历史水系是长期与自然过程动态调适下构建的人工水系网络。总结其历史经验,对缓解当代城镇雨洪、水资源综合利用及特色危机等问题均有借鉴意义。本文以高山平川型典型山地城镇历史水系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历史水系的组织特征,提取"源—汇—流"水系结构,并进一步分别阐述"源"、"汇"、"流"三要素营造方式,及其城镇生产生活的调蓄、排流、景观营造等多功能关联,从而为当前山地城镇水系的适宜性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因铺而兴的湖北古镇--赤壁新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伯  林楠 《华中建筑》2005,23(5):153-157
该文从新店古镇园铺而兴的形成背景出发,根据其落址受到河道走势、码头水运和湘鄂两省交界影响的特殊性,分析了“一河两区”的古镇空间形态,阐述了古镇“街铺共生,内外渗透”的街道空间、“小而内聚”的街道尺度以及“店宅合一”的建筑空间,重点提出了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天斗亮斗式、类天斗式和天井式建筑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