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老旧住区存在环境差、公共场所品质低、对抗风险的能力较弱等问题,必须从更新改造的角度,系统性地针对城市居住区风环境的设计问题加以研究。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肖家河住区为例,使用Phoenics软件对肖家河住区的环境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空间设计方案,以期为老旧住区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发展中国家自建住区的更新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晖 《规划师》2008,24(8):60-62
发展中国家自建住区的更新经验对我国旧城更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自建住区并不意味着住区的无组织,相反,自建住房可以作为正规房屋建造体系的必要补充,其具有自我组织性和可持续性,不适宜采用大规模清除的做法;确保土地和住房使用期的稳定对于促进居民的自助式更新至关重要,这是确保居民的政治、市场参与权,并通过这些参与权逐渐达到将自建住房合法化的前提条件;可通过提高社区组织的自我管理、组织能力来帮助居民参与住区更新。  相似文献   

3.
传统住区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角,作为传统住区的魅力场所和精髓所在,传统住区中的公共空间是住区内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空间,同时也对传统住区的风貌、特色、活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了传统住区公共空间的空间特质和蕴藏在其中的人文内涵,并结合沈阳铁西区工人村的改造实例,探讨我国传统住区更新中公共空间创造的途径和要点。  相似文献   

4.
陈菲 《建筑知识》2011,(11):130
受到英国开放空间宪章(London1877)的影响,"开放空间"(Freiraum/Freiflaeche)一词从19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在德语中,是贯穿于国土保持、城市和区域发展直到具体项目建设多层面的共同规划任务。而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开放空间规划不仅折射出德国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化历程,同时也成为不同时代背景下特定社会和经济结构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与发展是人居环境研究中的一大课题。作为历史见证的村落既是我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又是广大农民的居住现实。传统与现代、技术与文明、经济与历史文化价值之间的冲突在当代村落发展中显得越来越明显。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改善农村的生活质量,是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生计的大事。德国的村落更新规划,在政府的资助、村民的积极参与下,从经济、生态、美学、历史文化诸方面着眼,为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美化农村环境,加强村民对家园感的认同,保障村落健康持续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框架,对我国村落的更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逐渐由“保量”向“提质”转型,存量老旧住区的更新改造随之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本研究聚焦于老旧住区的户外空间更新,发现老旧住区改造中存在老旧住区类型多样、空间资源极其有限、常规旧改方法失利等诸多难点。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梳理,文章提出一种自下而上、以居民为导向的认知方法,即“需求-功能”转译路径及“行为-空间”生成路径,用以协调空间资源不足与居民需求多样之间的矛盾,寻求最高效的老旧住区户外空间更新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城市既有住区外部环境现状问题,梳理出了城市既有住区外部环境更新的内容和方法,提出活力再生是城市既有住区外部环境更新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袁欣  徐桂  李昊 《中外建筑》2013,(5):32-35
文章从城市更新和住区更新的概念、关系和必然性出发,归纳了城市既有住区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对城市既有住区进行更新的原则和低碳策略。本文所探讨的城市既有住区限定于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居住小区,希望通过对这些住区的现存矛盾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低碳策略,从而达到既有住区更新的目的,同时为城市其他功能区域的综合改造与整治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王雪  胡宗波 《山西建筑》2015,(8):203-204
通过对传统农村住区环境发展的分析,在对农村住区物理环境测试基础上,探讨了农村住区热物理环境的变化和演变,通过研究对农村住区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在新农村的规划中应该控制住区建筑密度,增加住区组团间距,提高对庭院空间的重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是我国一个大陆岛,经济及文化交流发展滞后,且相应冲击较小,使得其传统聚落相对沉淀较多原真信息,一直保持自身质朴、古拙的地域特色。时代发展推动传统村落的与时俱进,需要从地域特点出发,建立符合不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体系。从研究海南岛传统聚落类型和特点着手,以历史文化名镇(村)、特色风情镇(村)、生态文明村三种方式为基础,探索建立覆盖海南岛全部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体系,明确每种方式的建构策略和建设途径,引导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12.
荷兰作为欧洲国家中人多地少、高密度发展的典型国家,和我国国情背景较为相似,但较之我国却拥有更为优质的乡村自然环境和农业产业化前景,并在乡村规划上具备悠久传统和卓越表现。基于荷兰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两者间有着不同起源和关注焦点,通过系统梳理荷兰城乡规划体系中的乡村规划脉络,介绍了荷兰乡村地区规划的演变历程,并从土地整理与开发、空间规划这两大层面剖析荷兰乡村地区发展规划的理念流变,以期为中国乡村地区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村落空间资源化--村落营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乡村旅游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在分析乡村旅游的基础上,提出了"村落空间资源化"的村落建设新思路,并对村落空间资源化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乡村人居环境可以解析为秩序与 功能两大属性内容。从整体到局部,秩序可 细分为格局、肌理、形制、形式,功能可以细 分为面域、点域。有机秩序是传统乡村人居 环境的核心特征和差异优势。面对乡村有机 秩序退化、现代功能滞后的现状,应建立有 机秩序修护、现代功能植入的有机更新理 念,实行以低度干预、本土融合、原型调适 为核心的营建方式,以及“乡村更新共同体” 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村落风貌保护为研究视角、德国农村建设为研究背景、实地调研和现存资料分析为研究方法,从项目实施过程和设计方法两方面对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村落更新运动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村落整体结构和公共空间、私宅更新、历史公共建筑更新3个方面对更新策略进行结合当时当地的解读;分析巴伐利亚村落更新模式对于改善和保护村落风貌现状的有效程度,总结对于中国村落发展有所启发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在“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指导下,上海借助土地综合整治平台积极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结合,在郊野地区①构建土地整治规划体系,并通过集建区内外的管理联动,使郊野地区规划在纵向、横向上实现全覆盖和“三化”管理②,是上海规划和土地工作的一次创新,也是实现城乡统筹目标的途径之一。在阐明当前郊野地区规划编制主要问题和必要性基础上,介绍郊野地区规划体系、区县土地整治规划、郊野单元规划、郊野公园规划4个方面创新性探索成果,并提出“3个转变”的规划思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住区随时间推移不可避免地出现老旧破败现象,需要经过综合整治改造以满足业主不断升级的居住需求,但在此过程中业主参与行为往往不足,导致更新受阻。针对这一问题,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托,提炼业主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其对业主参与行为的作用路径。结合作用路径,建立城市住区更新业主参与结构方程模型和测量方程模型,选择哈尔滨市 4 个典型老旧小区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对各因素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加以验证。并提出了促进业主参与住区更新事务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曾长期是一个农业社会,农 村是整个社会的主体,尽管现在仍处在向 城市时代过渡的高峰期,但乡村规划及其建 设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各种情况,接续 型乡村规划应成为当代中国乡村规划的主流 模式。这种兼顾继承与创新的规划,具有 延续文脉、有机更新、成本低廉等优势。在 运用该种规划模式时,要尊重乡村的内在空 间肌理及历史沿革,突出与彰显人文特征, 使用与乡村规模相适宜的小尺度,关注乡村 社会经济的当代转型等。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我国关于城乡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指标与方法,包括综合指标体系方法、最优集约度法和各类信息技术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提出并分析了我国农村住区集约度的概念与基本特征,指出从"经济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空间属性和村民满意度(4+1)"方面,建构我国不同地域农村住区规划开放式数据库基本框架的思考,为建立全国范围典型农村住区类型的三维数据库打好基础,有效分类指导我国不同地域的新农村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聚集的场所,探索历史时期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特征及长时期农村居民点变化规律可为复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历史进程提供参考。文章以江苏省苏州市为研究区,以地方志为主要资料来源,通过历史文献解读并设计古今地名匹配算法,实现了对明清时期4个历史断面下苏州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定位;通过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和泰森多边形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索了研究期内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志记载的历史居民点虽难以与当前通过测绘形成的农村居民点图斑进行直接对应,但可反映当时农村居民点分布总体格局;(2)明清时期,苏州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较为稳定,基本保持东北—西南方向的分布格局,并呈现出常熟市—苏州古城与常熟市—昆山市两条发展轴线。与现代多核结构特征相比,核心—边缘结构较不明显;(3)明清时期,苏州农村居民点密度分布就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出以苏州古城为中心,随时间推移逐渐聚集的趋势,这与当前以苏州市区为中心向四周递增的阶梯格局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