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微孔发泡注射成型工艺问题.结果表明:过饱和压力越高,气泡稳定膨胀所需的临界气泡半径越小,均相成核率越高,气泡长大越快.气体含量越高,成核速率越大,气泡成长速率降低,尺寸减小,更易达到微孔结构.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微发泡成型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发泡成型技术是指以热塑性材料为基体,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使制品中间层密布泡孔尺寸从小于一微米到几十微米尺寸的封闭微孔。微发泡注塑成型技术突破了传统注塑的诸多局限,在基本保证制品性能不降低的基础上,可以明显减轻制件重量和成型周期,大大降低设备的锁模力,并具有内应力和翘曲小,平直度高,没有缩水,尺寸稳定,成型视窗大等优势。与常规注塑相比较,特别在生产高精密以及材料较贵的制品中,在许多方面都独具优势,成为近年来注塑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针对汽车零部件高性能、功能化、轻量化等方向的发展需求,采用超临界流体(CO2或N2)作为物理发泡剂的微发泡中空成型技术,可在不降低甚至适当提高制品性能、功能的前提下大幅减少材料使用量,降低加工能耗,被认为是塑料工业的一项新技术.详细阐述了微发泡中空成型技术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应用该技术成型的汽车风管产品,并对成型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XPP发泡片材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从XPP发泡片材实际生产中的缺陷出发,通过高聚物成型加工原理的理论分析,设计了一套塑料BE,延机的改进方案。将改进后的塑料压延机用于PP发泡片材的生产中进行效果验证,生产出的PP发泡片材达到预期效果,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同时,此改进措施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生产稳定性和成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10.
11.
12.
POE增韧改性回收PP的注塑成型工艺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回收聚丙烯(PP)的注塑成型工艺,并以经马来酸酐改性的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改性POE+纳米CaCO3作为增韧剂对PP改性,研究了增韧剂加入量对回收PP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回收PP力学性能程度由大到小的工艺参数顺序为注塑温度、注塑压力、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最佳工艺参数为注塑温度220℃,注塑压力70 MPa,保压压力55 MPa,保压时间40 s;两种增韧剂对回收PP均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最佳加入量均为25%;用改性POE+纳米CaCO3作为增韧剂的效果优于只使用改性POE作为增韧剂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水辅助注射成型充模流动的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现有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充模流动模型、非定常流场数学方程和湍流模型,突破未考虑高雷诺数水相区湍流特性、小尺度薄壁建模、初始化壁厚的人为影响以及未考虑熔体前沿喷注效应等局限,建立水辅助注射成型充模流动的仿真模型。比较湍流模型,分析水辅成型多相分层流动界面不稳定现象。针对主要工艺控制参数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结晶性塑料随熔体温度升高、延迟时间缩短、水注射入口流速增大,残留壁厚减小,随延迟时间增加、熔体温度降低和水注射流量的增大,负载压力升高,与水辅成型试验结果相吻合。延迟时间对负载压力影响有限,延迟时间和水注射入口流速对残留壁厚影响显著,且水辅成型负载的压力流量耦合特性明显。由此提出以成型效果为目标的水压系统压力控制优化,是改进水辅成型工艺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注射成型模具的维修水平,对维修工艺做了深入的探索,阐述了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情况,讨论了维修工艺规程的编制,分析了编制数控设备加工的程序,研究了零件维修的加工方法和维修过程中的检验,并探讨了注射成型模具的维护、保养及报废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复材机翼蒙皮柔性成型质量,本工作探寻了不同厚度、不同种类压痕抑制垫与复材机翼蒙皮成型质量间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当硅胶厚度为2.0 mm时,复材机翼蒙皮表面的压痕完全消失,其平均型面误差不高于1.36 mm,较无压痕抑制垫柔性成型蒙皮件型面误差降低26.88%;当丁腈橡胶厚度为1.5 mm时,复材机翼蒙皮表面的压痕完全消失,其平均型面误差不高于0.87 mm,较无压痕抑制垫柔性成型蒙皮件的平均型面误差降低53.23%。本研究揭示了材质较软的压痕抑制垫能够有效抑制压痕和减少型面误差,提高复材构件型面成型质量;压痕抑制垫厚度过大,会导致纤维复材机翼蒙皮型面偏差增加。本工作为航空复材机翼蒙皮柔性成型积累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注射成型受众多因素影响,在制件结构和模具结构确定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注射工艺参数,可消除或减少塑件成型中出现的缺陷。针对某企业在试生产一种储物箱箱盖时产生翘曲变形的问题,采用Taguchi试验方法,应用Moldflow对注射过程进行模拟,获得了塑件在熔料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和保压压力四因素三水平下成型的翘曲变形量。采用极差分析,比较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翘曲变形量的影响程度,得到了优化的工艺参数组合。经试验验证,其效果良好,产品的翘曲变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18.
19.
微注射成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微注射成型技术的产生背景、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详细介绍了微注射成型技术的所用原料、设备及工艺特点,概述了微注射成型机理仿真与实验研究的现状,展望微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