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掺杂型聚苯胺导电防腐涂料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并以其为导电填料,以环氧树脂为成膜物,制备出一种电导率在0-04-0-06 S/cm范围内的新型导电防腐涂料.讨论了氧化剂的用量、盐酸的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聚苯胺涂料导电性的影响以及在盐雾、酸性、碱性和油水条件下,其腐蚀情况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最佳制备条件为:氧化剂与苯胺的摩尔比1∶1,反应温度小于5℃,反应时间4h,盐酸浓度为2 mol/L,聚苯胺的质量分数为15%~20%;除碱性条件外,导电聚苯胺防腐涂料在油水、盐雾和酸性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聚苯胺导电纤维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聚苯胺的结构及导电机理,综述了近年来聚苯胺导电纤维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对现场吸附法、湿法与干湿法纺丝法、静电纺丝法等制备聚苯胺导电纤维的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用磺化煤作聚苯胺的掺杂剂,通过原位氧化聚合法制备磺化煤/聚苯胺复合导电材料,研究了磺化煤的量、苯胺单体浓度等反应条件对复合导电材料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并用红外光谱分析了磺化煤对聚苯胺的掺杂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液体系和乳液体系制备了导电聚苯胺,用电导率仪、XRD与TEM等分析手段对聚苯胺进行了表征和性能分析.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和掺杂剂浓度等工艺条件对聚苯胺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聚苯胺的导电率和溶解性,结果表明:DBSA掺杂聚苯胺(DBSA-PANI)有良好的导电率、溶解性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聚苯胺的化学结构、掺杂机理、导电机理以及聚合机理(合成方法),并从掺杂机理和导电机理出发,介绍了聚苯胺在抗静电材料、导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电极材料、金属防腐蚀材料、变色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聚苯胺研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微乳液法制备聚苯胺/涤纶导电织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等离子体对涤纶表面进行处理,再采用微乳液法制备聚苯胺/涤纶导电织物,研究了反应条件对织物导电率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了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测试。所得样品上的聚苯胺颜色均匀,牢度高,粒度细腻,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8.
聚苯胺/涤纶导电复合纤维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先将涤纶纤维在苯胺溶液中预浸泡,然后进行处理,再将纤维置于氧化剂的酸溶液中使苯胺在纤维上氧化聚合,同时进行掺杂制得聚苯胺/涤纶复合纤维。讨论了苯胺单体含量、掺杂酸浓度、氧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对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此法制得的导电纤维具有较高的聚苯胺含量和优良的导电性能,电导率达10^-2S/cm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通过固相聚合法制备了盐酸、苹果酸、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PAn),研究了盐酸用量、氧化剂加入方式对固相合成PAn的影响,用FT-IR、XRD分析方法对盐酸、苹果酸、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PAn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PAn有一定的掺杂性和结晶性;一定范围内减少盐酸用量可抑制副反应的产生,有利于PAn导电性的提高;分批加入的氧化剂添加方式可防止反应速率过快并及时散发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有利于PAn导电性和产率的提高;采用具有亲油性的有机大分子酸掺杂PAn,可减弱分子间作用力,有利于其溶解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聚苯胺涂层导电涤纶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先对涤纶纤维进行了碱减量处理,然后在液相中使苯胺在涤纶纤维表面原位聚合而制得聚苯胺涂层导电涤纶纤维。讨论了氧化剂与苯胺的初始摩尔比、苯胺单体浓度、掺杂酸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导电涤纶纤维的电导率在10^-2-10^-5S.cm^-1范围内,且基本保持了其原有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聚苯胺复合导电薄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合成了聚苯胺(PAn)/聚乙烯醇(PVA)和聚苯胺(PAn)/聚醋酸乙烯酯(PVAc)复合材料,通过浇铸成型的方法,制备了性能优良的可溶性自支撑导电复合薄膜,采用标准四电极法测得它们的电导率处于10^-4~10^-2S.cm^-1范围,对聚合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较佳的聚合物反应条件和成膜条件,并且对导电复合膜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改性聚酯复合导电纤维,分析盐酸浓度、氧化剂浓度、纤维在苯胺中的浸泡时间以及反应时间对纤维电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改性聚酯纤维制得的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能较好,当盐酸浓度1.0mol/L,氧化剂浓度0.02mol/L,纤维在苯胺中的浸泡时间1h,反应时间1~2h时制得的纤维体积电阻率较佳。制备的导电纤维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温等离子处理技术结合碱减量对涤纶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织物上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研究了低温等离子处理功率、压强、时间对复合导电织物表面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度30 Pa,处理时间4 min,处理功率300 W的等离子处理工艺,苯胺单体浓度0.25 mol/L,氧化剂APS质量浓度0.06 g/mL,掺杂酸浓度0.6 mol/L,反应时间2 h,氧化聚合,制备的复合导电织物其表面电阻率可达102Ω.SEM、FTIR及XRD测试结果表明涤纶织物表面有均匀连续的聚苯胺存在,且渗入纤维内部,使纤维无定形区面积增加,结晶度减小. 相似文献
14.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5,(3)
以α-Fe OOH为原料经化学沉淀-局部规整法在不同的焙烧温度下制备了棒状Zn Fe2O4,经XRD、SEM、VSM测试表明,750℃下产物为纯相Zn Fe2O4,其颗粒长度为0.4~1.4μm,长径比为2~15。由于α-Fe OOH的模板作用使其经化学沉淀后的前驱体也为棒状形貌,经焙烧后得到了形貌得以保持的棒状产物Zn Fe2O4,从而实现了原料模板对产物形貌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聚苯胺与金属镍粉复合导电填料的电磁屏蔽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金属镍粉与3种导电聚苯胺复合形成的导电填料对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属镍粉体积分数相同的情况下,电磁屏蔽材料电导率并不是随着导电聚苯胺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单调增加,而是存在一个最佳掺量;在与纯的金属镍粉体积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掺入导电聚苯胺代替部分金属镍粉,可以提高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效能,从而可以使电磁屏蔽材料满足低二次污染、高效、轻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SnCl4·5H2O和SbCl3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的方法在凹凸棒土表面包覆了二氧化锡掺杂锑形成的导电层.运用XRD和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解pH、水解温度、氧化锡的包覆率、m(SnCl4·5H2O)/m(SbCl3)、反应时间和热处理条件对导电凹凸棒土体积电阻率和颜色的影响.制备导电凹凸棒土的合适条件是:pH 1.0~2.0,m(SnCl4·5H2O)/m(SnCl3)=10~15,反应温度70~75℃,加料时间1.5h,包覆率70%,煅烧温度550℃,煅烧时间3h.XRD表明,掺锑二氧化锡为四方相金红石结构.TEM显示,在凹凸棒土表面形成了导电包覆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在苯胺的盐酸环境中,加入炭黑和仲烷基磺酸钠SAS-60,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备聚苯胺/炭黑导电复合粒子,并对其进行电导率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及XRD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备聚苯胺/炭黑导电复合粒子的体系中引入SAS-60,所得导电复合粒子的电导率比不加SAS-60时要高;当苯胺与SAS-60的摩尔比为4∶1时,导电复合粒子的电导率最大,为51.4 S/cm.红外及XRD分析说明导电复合粒子中引入SAS-60可使电导率提高,同时使PANI的结晶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